张书斋和百姓代表在军营外一直坐到天黑,军队管饭,却再没见到戚继光的面。
同行的有人就说:“张大伯,戚大帅不答应,咱们在这里坐到明天也没用吧?”
“是呀,人家戚大帅讲的明明白白,上级下命令调他回浙江。
他是军人,得听命令。
也许明天戚家军就直接走掉了,咱们这些人能挡得住吗?”
“那你们说怎么办?”
张书斋赌气反问。
“我说,要不咱去福州,求咱福建的大人出面挽留戚家军。
当官的说话,不比咱老百姓管用吗?”
“可是,戚大帅说是奉了军令要回浙江。
咱福建官府出头有用吗?”
张书斋有点心动了。
“不试试怎么知道?反正当官的出面,肯定比咱们老百姓有用!
你带我们找过去试试,说不定就成了呢。”
“好!
我们这就走!”
说走就走。
张书斋带着一群人,连夜赶往福州。
戚继光接到报告,知道在营门外坐了一整天的群众走了,他心里松了一口气。
寻思着,等部队开拔的时候,一定得给乡亲们做几个揖,感谢宁德百姓这些日子以来的照顾。
军队行动,说快也快、说慢也慢。
快的话,提起行李就能走;慢的话,有无数的东西需要收拾、数不清的后事需要处理。
戚继光虽然接到了回师浙江的命令,但胡宗宪并没有给他限定时间,所以他也不着急。
整理装备、收拾行囊,祭奠阵亡将士。
光是这些,一两天也干不完。
戚继光的计划是在宁德停留两天,第三天部队开拔回浙江。
到了第二天的下午,福建巡抚谭纶,带着一大帮福建的官员找上门了。
谭伦,以前是台州知府、浙江海道副使。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来福建抗倭,谭伦跟着也升官来了福建。
戚继光来得早,他一来就在宁德和倭寇作战。
谭伦要稍晚一些,新官上任要熟悉新环境、认识新同僚。
俩人直到现在才见面。
“谭大人!
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