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街,唐彦来过好几次了。
但却从没有真正逛过一次。
这次专门而来,唐彦抱着些许期望,能够从中捡漏。
当然,希望不会太大。
捡漏这种好事,不是每天都有。
只能够,随缘罢了。
来到古玩街,已经九点半左右了。
街道里面已经来来往往有不少人了,但所幸不是周末,所以往来的人流量虽多,却也不算拥挤。
古玩街街道口,一路延伸向内几百米远,左右都是青窑砖垒砌的围墙。
左右墙下,是一只只摆开的地摊。
地摊摆置很简陋,一张邋遢得不成颜色的破帆布。
帆布上面摆置着各种各样的小物件儿。
帆布后面,则坐着或老或少,或男或女的摊主。
这些摊位大小不匀,有的只摆了一平米左右,有的则摆着三四平米之宽。
摊位之间,彼此隔得不远,一米左右的距离。
各大摊主之间,相互间基本都有熟识。
彼此坐在摊位后,相互谈笑交流。
但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他们的眼角余光,偶尔会瞥向摊位前路过的行人。
不是警惕贼人,而是在筛选着棒槌。
练摊的一般不主动揽客,不会刻意吆喝买卖。
毕竟每天来往的行人那么多,见谁就吆喝,谁的嗓门受得了?
不过,当遇到棒槌的时候,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所谓棒槌,便是指不懂行的人。
这种人一旦遇到了,练摊的基本不会轻易放过。
然后会吆喝到摊位前,使尽浑身解数忽悠。
假的忽悠成真的,说得有鼻子有眼。
只要忽悠到一个,那就稳赚不赔了。
所以,练摊的人,不仅需要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还得有一双会看人的眼睛。
唐彦带着妞妞,詹云飞和詹亦豪,一家四口走进古玩街后,便放缓了脚步。
一双眼睛,不断地扫视着各大摊位,搜寻着目标。
捡漏的地方,还是以地摊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