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项目怎么样?”
李前进对这个项目很上心,它最能贴近百姓生活。
“香江的一百二十一家,国外的四百四十六家还在完备,物流体系以及后勤服务体系还不成熟。
在货物反馈、销售周期等几个方面已经修改了几次,还是有待提高。”
李前进点了点头,说:“小商超门槛低竞争激烈,仅仅依靠销售“物”
已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占领市场。
要从销售“物”
到销售“事”
的转变。
心理因素在消费决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比单纯满足其物质需求更为关键。”
方瑜的笔不停的记着,这还是老板第一次清晰又直观的指导她的工作。
李前进举例说:“当一个人饥饿时,他会选择能够迅速饱腹的食物,但当他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他的选择就会转向那些他特别喜欢或从未尝试过的食物。
这一变化反映了消费者在满足基本需求后,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情感和心理满足。
我们要充分利用物业管理的优势,抓住顾客的痛点。
将销售“事”
的理念融入到了日常经营中。
例如我们发现周边女性顾客对酒吧的需求后,我们可以店内设立了饮酒专区。
提供适合女性的利口酒及佐酒菜。
还有女性顾客在公共场合更换丝袜会很尴尬,我们要设立专用更衣室,为女性顾客提供了更加贴心和便捷的购物体验。
这样不仅能解决了女性顾客的痛点,还可以极大地提升了丝袜的销量。
在销售方面单纯追求低价已难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力,因为随着市场的成熟,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降低,对价格的信任度也在逐渐减弱。
想象一下,当您频繁地在各种促销活动中看到“打折”
二字时,是否已经开始怀疑这些优惠的真实性?
产品标价10元,打折后8元,消费者或许会认为这原本就是8元的价格,打折不过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
这种心理变化,正是消费者对价格信任度降低的直接体现。”
李前进喝了口水,他讲得有点急。
后世很多讲师在短视频上白话,随便一整理就归纳出好多。
方瑜记好,问:“老板,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公平价格。
例如,原本售价两元一根的萝卜销量不佳,但当被切半并以1。2元的价格出售时,反而更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