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1章年初三
年初一,赵家非常热闹,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客人,有赵学峰和程献英认识了十多年的老朋友,也有得过赵学峰教导的下属,趁着年关,过来走动。
赵惟毅和方鹂早上在家吃过早饭,帮忙接待了一波最早的客人,考虑到家里上午有人来拜年,待到九点多带着儿女回家了。
赵惟城和谢琼作为小辈也不能闲着,要承担起今年家里拜年的重担,算下来一共有四家要去。
谢琼不太想跟公婆在家招待客人,这种场合,她作为儿媳妇不能偷懒,肯定要帮着忙里忙外招待,端茶倒水免不了,最头疼的是陪着聊天。
出去拜年虽然折腾了点,好歹她是客人,不用干活了。
谢琼这么一想,拒绝了程献英让她留在家里的请求,一早吃完饭就跟赵惟城拎着礼物出门拜年。
这拜年也有门道,现在的油田的新年礼品以鸡蛋、水果罐头、麻纸包着的方块糕点,饼干桶、麦乳精这五样为主,一般去拜年每家要送出两种。
礼物轻重以拜年对象亲疏为准,诸如去岳父家这种,只拎两样礼品是非常寒碜让人瞧不起的,还要再添点烟酒。
有老人的家,其中一种必须要带鸡蛋。
每年要去谁家,该送多少都有定数,还要提前考虑到亲戚会送什么。
因为往往你家拎了两样礼物送出去,隔天可能就会被主家换掉其中一样拎着送给其他亲戚了,自家送礼也是这般行事,礼品就这么循环起来了。
去年夫妻俩第一次帮家里置办年货,差点不够用,临时去商店又买回来几盒糕点。
这回有经验了,采买工作很顺利。
谢琼跟赵惟城去的第一家是同在建设小区的段斌家,段斌是赵学峰的老同事,同是军队转业来到油田。
临近中午,夫妻俩最后去的是梅栖元家,午饭也在梅家吃的,梅栖元说起来还是赵学峰给赵惟城认的干爹,据说是赵惟城小时候身体弱,经常生病,刚好那几年赵家跟梅家因工作走得近,梅栖元说他老家有个传统,给孩子认个干爹能免灾,问赵学峰愿不愿意给儿子找个干爹,赵学峰跟程献英一合计,这事有利无弊,当即拍板给赵惟城认下了。
之后两家越走越近,关系也愈发亲近。
梅栖元后来有了孙子,也认了赵家的大儿子赵惟毅当干爹。
有这么一层关系在,梅栖元夫妻俩对两人的到来很是欢迎,吃完饭谢琼跟赵惟城又坐下聊了会儿天,关心了下老人的近况,嘱咐他们注意身体,到下午三点多才离开。
两人骑车回到家,赵家的亲戚也都走完了,家里只有老两口在,来的亲戚不好意思让两人忙活,基本都没留下吃饭,坐下喝点茶聊聊天就离开了。
赵学峰在院子里打拳,瞥了一眼,“回来了?”
赵惟城嗯了声,“家里的亲戚都走了?”
拳风呼呼,赵学峰道:“走了,十点以后就没人了。”
客人都走完了,程献英终于找到机会盘点今天一天家里收了多少礼品,“老头子,这三瓶酒谁送的啊,我忘了。”
赵学峰想了想回她:“永胜那小子吧。”
明天是初二,要准备回娘家,谢琼也在想回去带什么礼品,跟公婆一起过年还有就是这点不好,送礼都在程献英眼皮底下,她精着呢,送出去多少礼物心里都有数。
虽然是小夫妻花钱买的年货,但现在算全家的资产,谢琼也不能随意取用。
她进了屋正踌躇着,倒是程献英先看到她,主动把小儿媳妇喊了过来,跟她说:“小琼,明天去你爸那,这三瓶酒你一并拎着吧,我瞧着比你跟惟城今年买的酒好。”
人家给赵学峰送的酒,送给她亲爸算什么事,谢琼忙拒绝,“这酒是好酒,还是留给爸吧。”
“我爸不怎么喝白酒。”
这点场面话,谢琼还是会说的,她不由得感慨,平生的机灵全用在婆家了,生怕一句不慎,跟昨天大嫂一样惹婆婆生气。
程献英道:“今年送的酒多,你爸也喝不完,正好送出去戒戒他的酒瘾。”
她都这么说了,谢琼见状也不好再拒绝,只好答应。
程献英又道:“鸡蛋,水果罐头还有饼干桶都多带点,想拿啥拿啥。”
她对谢庆平这个亲家内心还是很尊重的,程献英和赵学峰都是糙人,文化水平不高,天然对文化人有种尊敬感,谢庆平是60年代的大学生,无论是气质还是见识都很拔尖,处事也够敞亮,当时嫁女儿那阵仗,冰箱和家具说买就买,全按照最好的买,那是一点不含糊。
谢琼点头,“谢谢妈。”
有了她首肯,第二天谢琼回娘家拿礼品便不怎么客气了,全都顶格拿。
年底财务工作忙,她已经有两个多月没回过娘家了,这天又是年初二,回去的喜悦心情藏都藏不住,坐在车后座忍不住哼起了歌。
赵惟城已经过了见岳父紧张的阶段,他其实也很喜欢去岳父家,谢庆平是个很尊重孩子意愿的开明父亲,甚至对三个孩子都有点溺爱了,谢琼三姐弟对待父亲也没那么拘束,喜欢跟他开玩笑,家里氛围就很好。
他们家相对来说,严肃许多,程献英和赵学峰都不习惯跟子女沟通,以专断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