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听神迹所述,唐太宗李世民基本可以确认自对朋党之争的理解是对的。
面上看,大明皇帝分裂的文官集团加强了皇权,但长此以往党派斗争,朝堂内部乌烟瘴气,官员只知谄媚争斗不再以江山社稷为重,终酿成亡国之患。
内斗是无效内耗,内耗了自己壮大了外族。
【严嵩尝到了巴结的甜头开始进一步谄媚,这次他谄媚的不是夏言而是嘉靖帝朱厚熜。
咱们之前说过,嘉靖二十年后,朱厚熜的心态发生了巨大改变。
而夏言登上权力的巅峰后,文人气骨尽显,不再是之前的委曲求全讨好朱厚熜,并且胆大的敢越矩行事,比如嘉靖二十一年,夏言在朱厚熜力保郭勋的情况下仍旧弄死了郭勋。
并且对朱厚熜的态度傲慢起来,咱们举几个例子看看。
】
【朱厚熜去拜显陵,就是他爹和他娘合葬的墓地,拜完后严嵩让官员们上表称贺,但夏言拦着不让。
朱厚熜巡视大峪山,夏言迟到,气的朱厚熜直接罢免他的官职,等气消了又让他官复原职。
朱厚熜给官员们发道家的香叶冠,夏言根本不带,而且在写青词上也开始怠慢。
在朱厚熜眼中,原来那个听话的夏言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几次敲打,几次罢免夏言又几次让他官复原职。
】
天幕中出现卡通的朱厚熜还有夏言,只见朱厚熜手中拿着肉骨头,一会给夏言一会不给。
【相比于夏言的“飘”
,严嵩可是尽心尽力的巴结朱厚熜,认真的写青词,把朱厚熜赐给他的香叶冠当宝贝。
如此的严嵩正是朱厚熜所需要的,于是他开始重用严嵩打击夏言,平衡双方势力。
直到河套之议,夏言主张收复河套之地以解决蒙古的侵犯,严嵩终于找到机会扳倒夏言。
】
听着内阁之间斗争来都争去,朱厚照的眉头就没松开过,特别神迹提到河套之地时,朱厚照有种不祥的预感。
“明朝的边防如何?”
朱厚照求问神迹。
【和明武宗时期相比,嘉靖时期的边境可不太平,北方有蒙古来袭,南方有猖狂的倭寇,咱们具体来看看。
嘉靖十七年,蒙古深入河套,明军不敌。
嘉靖十九年,蒙古俺答进犯。
嘉靖二十一年,蒙古俺答再次进犯。
嘉靖二十五年,蒙古俺答再次率兵劫掠延安和庆阳等地。
嘉靖二十五年,朱厚熜斥资修长城。
】
“合着光内斗去了?!
边境就不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