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镇,率领着一万雄兵悍将,旌旗猎猎,马蹄声疾,如一阵狂风般离开了汝南,向着徐州方向疾驰而去。
这一路之上,尘土飞扬,军威浩荡,引得沿途百姓纷纷侧目观望。
而黄叙等一干人等,却被夏侯镇安排送往了许昌。
一路上,他们或骑马徐行,或坐车颠簸,心中各有所思。
与此同时,在长江之畔,孙策亲率五万大军,战船如云,浩浩荡荡地渡江南下。
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战鼓雷鸣,士兵们士气高昂,喊杀声响彻云霄。
不多时,这支庞大的军队便已抵达广陵郡附近,大有气吞山河之势。
而周瑜,则被孙策放心地留在了江东,坐镇后方。
他统筹全局,调兵遣将,确保后勤补给源源不断,为前线的大军提供坚实的保障。
此番随孙策出征的,还有韩当、黄盖两位身经百战的老将。
韩当年逾五旬,但依旧威风凛凛,手中长枪舞动起来虎虎生风;黄盖虽已白发苍苍,可其勇猛不减当年,一柄大刀挥舞得泼水难进。
ps:韩当(?-226年),字义公。
辽西郡令支县人。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吴名将。
韩当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
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
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
黄武五年(226年),韩当去世。
ps: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人。
汉末三国时期孙吴将领。
黄盖喜读书,讲兵事,初为郡吏。
初平元年(190年),黄盖跟随孙坚讨伐董卓,南破山越,北退董卓,升任别部司马。
孙坚亡后,随其子孙策、孙权作战。
历任春谷、浔阳等九县守长,任内安定。
继为丹阳郡都尉,抑强扶弱,山越人纷纷归附。
建安十三年(208年),随周瑜在赤壁抵抗曹军,与之隔江相望。
建策火攻,并遣人送伪降书于曹操。
调集蒙冲、斗舰数十艘,装满浸油柴草,裹以帷幕,后跟走舸。
引船驶向对岸,纵火焚烧曹军船只和军营,最终大败曹军,升武锋中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