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年来讲,绝对是天价。
直到1993年,天气预报全年5秒广告,报价60万,还有折扣。
当然,这只是图片广告,仅作参考。
夏羽这个不同,是15秒的视频广告。
他已经找人制作,模特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
在别的小朋友开心欢笑的时候,他因为牙齿发黄,紧紧地捂住嘴巴。
画面特写,小男孩用海晴牌牙膏刷牙,他的牙齿瞬间变得又白又亮。
画面一转,小男孩戴着红领巾,站在中间拍照。
他的牙齿特别白,笑得特别灿烂。
一个男中声适时响起:“海晴牙膏,展现灿烂笑容。”
这段广告的感染力很强,没有过多文案,但是情绪特别好。
从一开始的低落,到牙膏出现、发生转机,再到自信的笑容。
短短15秒,充分展现出海晴牌牙膏洁齿、亮白的独特卖点,令人印象深刻。
卢文忠主任对他的广告很赞赏,却不敢私自作决定。
他只能派人把广告小样、海晴化工品厂资料,一起送给台里,由台里作决定。
1981年7月上旬,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一套电视台领导班子,关于民营企业能不能上广告的论战。
彼时会议室里气氛凝重,众人分成两派,大家的观点都很激烈。
其中保守派认为:
民营企业根基尚浅,在国营企业主导经济大局的当下,不能让其登上一套电视台。
一来难以保证广告内容的规范性与真实性,恐误导观众;
二来怕扰乱市场秩序,使观众对不同所有制企业产生混淆认知,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所以坚决不能开这个先例。
开明派则认为:
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然吹起,民营企业作为新兴力量蓬勃发展,给予它们在央视一套投放广告的机会,恰恰能为其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它们快速成长。
这不仅可以丰富市场产品供给,满足民众多样化需求,还能通过广告收入进一步推动电视台自身发展,实现双赢,理应大胆尝试,为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双方你来我往,各执一词,争论许久仍未达成共识。
而这场论战的结果,似乎也将影响着未来民营企业广告投放的走向。
最终,大家决定将会议结果呈报上级部门。
批复结果很快出来:请各部门依照十一届六中全会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