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
棉纺厂职工宿舍正式交付使用。
张取正式到岗。
第一批搬进棉纺厂宿舍的,就有张取、李传发、安福生。
都是一家人,很合理!
这叫资源合理调配。
第一批机器,已经运到电视机厂。
不得不说,小日子的技术是真的牛,尤其是无线电技术。
除了西日耳曼人,无人能跟他们一较高下。
夏海德就是通过关系,从小日子的柏下电器公司引进的电视机生产线,年产量为5万台。
生产的黑白电视机型号为14英寸、17英寸电视机。
这样的生产线,一共有4条,如果开足马力,产量能达到20万台。
张取很开心,因为他知道彩色电视机生产线也已经付款,静待时机成熟,就可以随时上线。
另外,海晴电视机厂引进的生产线,虽然是黑白电视机,却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不但质量更好、更稳定、接收信号也更好。
他忘记了在津市无线电厂的不快,全身心投入到海晴电视机的试产中来。
在当时,民用领域中,电视机绝对算最精密的制造之一。
夏羽参观车间分布和生产流程,表示非常懵。
零部件生产车间,就有四大部门。
电子元件制造车间:负责生产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
电路板制造车间:进行电路板的设计、布线、钻孔、焊接,制成电路控制系统。
显像管车间:生产显像管,虽然玻璃是采购,但要完成荧光粉涂覆、电子枪安装等工艺。
外壳制造车间:利用注塑或冲压工艺,将塑料颗粒或金属板材加工成电视机的外壳,并进行涂处理。
还有总装车间、调试检测车间、包装车间等等。
张取看着正在安装的各种机器,时不时指出问题。
关键,他还偶尔问一句:“夏总,您看怎么样?”
夏羽哪里懂这些?
只好含糊其辞。
“也许、可能、大概是……”
“总之挺好的!”
与此同时。
陈晓峰今天休息。
他终于见到了接头的松本太郎。
地点还是在天鹅国际宾馆。
松本太郎神色冷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