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2月6日,正月初九。
天阳市水泥厂的会议室里,气氛紧张而热烈,“海晴国际大厦”
建筑设计开标会议正在进行。
“海晴大厦”
这个名字或许略显普通,但加上“国际”
二字,瞬间就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
在那个时代,国内的建筑水际水平,其实还是相差挺远的。
此次招标堪称一场国际建筑设计界的巅峰对决,参与竞标的是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建筑设计公司,博涛与利高。
两家公司都明白,在龙国基建飞速发展的当下,谁能拿下更多甲级写字楼项目,谁就能在这片充满潜力的市场中抢占先机。
因此,这两家公司对这次机会格外重视,各自派出精英团队,力求方案既融合国际前沿理念,又能贴合龙国本土特色。
此刻,会议室里,两排身着笔挺西装的精英们正襟危坐,分处长桌两侧,气氛剑拔弩张。
老旧的幻灯机嗡嗡作响,投射出的光线在幕布上跳跃,与晒蓝图散发的独特油墨气息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严谨而专业的氛围。
蒋东林、李传发等一众本地建筑设计管理人员,只能坐在外围的小凳子上,他们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好奇,纷纷拿出小本子,准备记录下这场精彩的设计较量。
博涛主设计师周淮安率先起身,他身姿挺拔,自信满满地在幻灯机上放上一张幻灯片。
刹那间,幕布上一座极具未来感的银色流线型建筑模型跃然眼前。
曲面玻璃幕墙宛如汹涌的海浪,在光影下闪烁流动,顶端悬挑出的二十米观景台,更是为这座建筑增添了几分豪迈与大气。
“我们团队运用了最新的风洞数据,通过在外立面上开槽,能有效削减30%的风荷载,极大地延长建筑寿命。”
周淮安一边说着,一边屈指轻弹弹幕布,仿佛在与这座虚拟的建筑对话,“玻璃采用西日耳曼LOF双银镀膜,不仅能提升建筑的外观质感,还能让中央空调的制冷效果更上一层楼,每年省下的电费,足够购置十辆皇冠轿车。”
随后,周淮安详细阐述了写字楼内部布局和公共核心筒的精妙安排,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细致入微,充满现代感。
许多新颖的材料、工艺和设计理念,让台下天阳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师们听得目瞪口呆,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他们全神贯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手中的笔在本子上飞速记录。
直到周淮安深鞠一躬,沉稳地说道:“我的汇报到此结束,感谢大家聆听!”
现场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是对强者实力的认可与尊重,不少人心中已经认定,这次投标博涛胜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