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午有任务吗?”
赵熙将策划案放在桌上,出口简短询问。
沈徽林抬头看向问话的人,三十四五岁,齐肩短发,面容姣好但不苟言笑,是台里的资深记者。
沈徽林和她算是有点儿缘分,她刚来实习的时候,原本被划给赵熙带。
那天赵熙刚外采回来,目光淡淡扫了她一眼,直接回绝,说她不带实习生。
单位向来不缺八卦,沈徽林后来也听别人讨论赵熙,最多的评价就是“野心太盛。”
沈徽林一向对这些讨论听听就过,相处很久都不见得了解一个人,何况是八卦流言。
她说:“没有。”
赵熙抬手又点了几下沈徽林办公桌上的报道策划,提醒她:“看看。”
沈徽林拿过,看到封面写着华耀新品发布会的报道策划。
她翻开看了几页,赵熙随手拉过了一旁的椅子,等她看完了,问:“对这些新品有了解吗?”
那一年被称为虚拟现实元年,国内各大企业投入到智能产品的研发中,华耀稳站潮头,发布了一批智能设备。
沈徽林点头。
赵熙说:“那正好,你明天上午和我一起录制。”
沈徽林以为赵熙是要她去当助理,应声说“好”
。
通知到位,赵熙站了起来,又交代了一句:“把策划案翻熟,再多了解他们的产品。
你出境,要是搞砸了,后果你自已承担。”
沈徽林看着赵熙,后知后觉,有些不淡定了。
“赵老师,”
赵熙没等她说完,打断了她的话,“你应该比那个男生要好一点儿。
好好做。”
赵熙口中的“那个男生”
是和沈徽林同一批进来的实习生,也是申市的一所高校大四学生。
拿起了那份很厚的策划案,沈徽林调整了一下自已的呼吸,申市电视台人才济济,实习生大多都是跟着带他们的资深前辈做一些辅助性工作,出镜采访的机会不多,何况是华耀这样的大型活动。
赵熙说话很直接,但却给了一个难得的工作机会。
采访不好做,新品涉及很多新技术,去采访不能什么都不懂。
下班回到家,沈徽林一直在查资料,为此错过了项明峥的电话。
“嘀嘀”
几声之后,项明峥抬手挂断电话,将手机丢在一旁的桌子上。
韩裕咬着烟,“你的电话都不接?”
项明峥抬手拿起了扣在面前的牌,打出去一张。
陈正南问:“谁啊?”
项明峥说“沈徽林”
。
唐世宁隐约有点儿印象,灌了一口酒,“还在一起?”
项明峥“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