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怡欣问:“你都准备好做‘爱乐’的报道了,这突然变了地点,你还去不去?”
杨怡欣有点儿社恐和粘同伴,齐悦搬出宿舍之后,她很多时候跟着沈徽林活动,沈徽林不去,她也就不打算去了。
沈徽林说都是养老院,差别应该不大,稍微调整一下访问提纲就行。
杨怡欣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我还以为要剩我一个人了。
去了还得表演节目,我一个人会尬死。”
沈徽林被她逗笑。
“雁留老人之家”
在申市东城区,是前年新建的养老院,离申大有点儿远。
带队的老师和十二个志愿者坐学校的大巴车前去,大热天行驶了一个小时才到目的地。
沈徽林和杨怡欣前排坐着的同学一直在谈论,“早知道不来了,来回就得两个多小时,算上志愿的三个小时,大半天的时间都没了。”
“要不是名额真的很难抢,我真的想放弃不去了。”
杨怡欣参与到讨论中,“‘爱乐’就在咱们学校隔壁,居然临时换了一个这么远的地方。”
沈徽林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这种志愿活动都是学校志愿部的负责人在协商,变更和取消是常有的事情。
校车在敬老院门口停下,十几个人步行进去。
学生进去之后,按照原本的安排分工,沈徽林和杨怡欣,还有几个同学同学去文体中心举行汇演活动。
文体中心已经聚集了一些老人,杨怡欣和另外两个同学准备的节目是一首歌谣,沈徽林负责给他们琵琶伴奏。
他们的节目是第一个,节目结束,沈徽林抱着琵琶下台,去器材室还东西,听到同学问:“哪位是沈徽林?”
沈徽林回身,“我是。”
“赵老师找你。”
同学指了下门口。
沈徽林去了文体中心的大门,赵芮正在和敬老院的工作人员聊天,见沈徽林过来,示意她先等一会儿。
沈徽林站在原地等,不一会儿赵芮和对方寒暄完毕,赵芮看了一眼沈徽林:“琵琶弹得很好,练了几年?”
沈徽林说:“十几年了。”
赵芮在校内负责志愿等公益事业,玲珑可亲,说话时带着几分笑意,“那很厉害。”
夸完沈徽林,赵芮扭头问工作人员,“让这个同学去看看吧。”
工作人员看了一眼沈徽林,又看向赵芮,“她不喜欢被打扰,这样······”
赵芮说:“志愿者进敬老院,目的不就是陪伴老人?”
沈徽林一时之间没听懂他们在说什么,赵芮把她往前拉了下,“有个老太太,腿脚不便没来这里,你跟着她去看一下,陪着说说话什么的。”
沈徽林眼底闪过意外,“我······没怎么和老人打过交道。”
“没什么,我就是看你脾气性格好。”
赵芮笑着拍了下她的肩膀,“放心吧。”
话说到这份上,再拒绝就有些不合时宜和矫情,沈徽林答应下来,跟着工作人员离开了艺体中心。
敬老院内建设得很好,白墙黛瓦的江南复古建筑掩映在丰茂的绿植之后,从圆形拱门进去,到了住宅区。
工作人员说:“里面那位老太太性格比较孤僻,不太爱参加活动。”
沈徽林和工作人员聊了一会儿,适时询问:“那我要做些什么呢?”
“呃······你等会儿可以给她读读书,她爱看书,眼睛又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