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老迈的,眼中就是惊疑不定,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
中年官员,顾虑较多,不敢随意发声。
但基本上他们看完文章后,又彼此交流一会,也是可以确定这天时人口论确实是无可辩驳,引用的史料记录和天时记录,人口记录,都是和贾芸的文章完全契合。
这一下,他们要考虑的不光是站队问题了。
人口论中,关于人口过多造成的大崩盘,哪一次都是极为惨烈。
汉初时,连四匹纯白马都凑不出来,皇帝的车驾都是杂马。
人口减半。
东汉末,蜀汉才九十万人口,东吴不到三百万,实力最强的魏国也就四百多万人,几十万户。
所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人烟。
两汉的世家在东汉几乎全部重新洗牌。
魏晋九品中正制形成的门阀,北方关陇世家形成的门阀,在唐末后荡然无存。
两宋之变,蒙古入侵,人口又是减半,四川几乎被屠光。
多少世家彻底灰飞烟灭。
哪怕距离这样的大崩盘可能还有几十年,但总得为儿孙计,为后人计啊。
这个时代谈不上破除封建迷信。
而且基本上都存在宗族。
宗族是带给人家族责任感。
读书人好歹还有社会责任感,哪怕不多。
最少也是要求名。
生为太傅,门前牌坊高耸,死谥文忠,流芳百世。
此外就是要保住传承。
没有后代不得血食,这时代很多人是信的。
要真的搞到天下大乱,整个大周崩盘,不知道自已家族会不会搞到举族消消乐……
一念及此,哪怕是标准的景和旧臣,此时心思也是变了。
最少,是原本牢不可破的文官联盟,此时最少在所有人的心里已经有了明显的裂痕。
这也是隆正帝追求的效果。
派出禁军搜集报纸,绝对是隆正帝的神来之笔。
读出来,没有看到文字来的震撼。
还有配图。
还有罗列的数字资料。
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