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人去请伤科医生来,请最好的!”
贾芸神色还是冷静从容。
也使得过度兴奋的少年们冷静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按贾芸的吩咐,将重伤的伙计搬抬到一边。
先清创,止血,再包扎。
贾芸早备了不少外科伤药。
中医在止血疗伤方面在这个时代是领先西医的。
消炎和内伤的医治也领先。
甚至在分科上也领先。
西方现在还在玩放血疗法为主,各种治疗手段才刚起步。
中国早就有外科,内科,骨科,妇科,小儿科等分科。
对不同年龄的病人会根据身体状况来调整方剂,用药或猛或柔。
晴雯生病时,就有类似的记录。
只是西医后来一直在进步,中医因为种种原因停滞不前。
贾芸也上前观看。
有十五人受伤,八人轻伤,七人重伤。
但应该都没有性命之忧。
杀敌过百,自已一人未损。
这个战损比相当惊人了。
但贾芸并不意外。
阵而后战的结果就是这样。
戚继光练成强军后,有一次斩倭首过千级,明军只战死七人。
比贾芸这里还要夸张。
这就是不对称战争的结果!
……
半个时辰不到,赵致仁和周致诚等人都是满脸兴奋的折返回来。
伤科医生也是请了来,救治重伤的少年伙计们。
贾芸也是不计成本,嘱咐医生们用最好的药,哪怕人参也在所不惜。
只要先吊住命,以这些少年人的体质,慢慢都能撑下来。
所有伙计们眼中都露出感动之色。
他们对贾芸的崇敬,就是从这些小细节里日积月累而成。
“东主,我们在追击途中又陆续刺死十余人。”
“城南分舵无人,咱们进去捣毁了这分舵,没敢放火,怕动静太大。”
“但如东主吩咐,找到了账簿,还有一万多两的存银也带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