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是没看错,刚刚进店的是胡人吧?咱们镇上经常有做生意的胡人来吗?”
许靖姚问。
“不算经常,但每年还是能见到一两个的,毕竟咱们这有个小码头。”
店掌柜回答。
“他们是哪边的胡人?”
许靖姚又问。
“我也不清楚,在我眼里胡人都长得差不多,不过瞧他们的口音应该是恙桑人。”
掌柜的想了想,才道。
“恙桑离咱们这远吗?”
“不算太远,也不算近,约莫有九百多里,骑快马三四天就能到。”
掌柜答道。
“我似乎听到他们说想和掌柜的做粮食生意,边境没人做这个生意吗?”
许靖姚接着问。
她刚才就在门外,听到里面的对话不稀奇,店掌柜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还是耐着性子回答:
“本来是有的,咱们大丰虽然不禁止向胡人出口粮食,但有数量限制,通常是由边商与他们交易的。
今年粮食略有减产,咱们这边的粮价都比以前稍微贵了点,或许是边商手上没粮了。”
“既然今年咱们的粮食减产,有没有可能是官方缩减了对外的粮食贸易。
边境粮商不能与他们交易了,他们才跑到咱们这来找粮?”
许靖姚道。
她此言一出,店掌柜愣了一下,紧接着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刚才看到盖有户部印信的官方批条,本能的以为这种生意做起来没问题。
毕竟粮食过各道关卡都会有官方人员验查,没人敢拿假批条忽悠人。
因没有想过批条真假的问题,听了胡人那句若能帮他搞到更多的粮,价格不是问题的话后。
他已经在心里盘算,明天就回家动员家族,让大家想办法把那两万担粮食搞齐。
可官方若是收紧了对外的粮食贸易,把之前批的条子作废了。
他们这些内地的米粮铺因为从未跟塞外胡人有过贸易往来,信息渠道闭塞。
胡人利用信息差,利诱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粮食卖了出去,届时一旦被查,他们王家岂不是有抄家灭门之灾?
念及此处,掌柜的脸都白了,立即朝许靖姚抱拳作揖:“多谢姑娘提醒。”
“不必客气,我不过是随口一说,说不定根本就没这回事。
当然,万一是真的,即表示这些人定然不是善茬,掌柜调查的时候千万注意,莫要引起他们察觉。”
许靖姚摆了摆手。
她一见那两个胡人跑到一个小镇大批购买粮食就感觉不对头。
粮食在古代是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许靖姚暂时还摸不清胡人的真实意图,但给掌柜提个醒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