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六,宜嫁娶。
何氏是寡妇再嫁,她父母早已不在,只有一个婆婆作为长辈帮着打理一应琐事。
好在这几年一直与许靖姚家走得近,要嫁的人又是许安的夫子。
许慧母女,许安的母亲江氏和三婶金氏,前日开始就都过来帮忙了。
肖夫子是真心求娶,并未因她是寡妇而在礼节上有半分轻忽。
三媒六聘,三书六礼一样不少。
就连嫁衣,大概是担心何氏拘于自已的寡妇身份,不敢大张旗鼓相当为自已准备,都委托镇上最好的绣坊帮她备了一套。
何氏今年三十整,岁月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
本就秀丽的面庞上了一层薄妆后,再穿上嫁衣,更是显得明艳动人。
“芸娘,你是个有福气的,肖夫子是咱们镇上最好、最有学问的夫子,你嫁给他,定然会过得比现在更好。”
她婆婆金氏仔细端详着她的秀丽动人的模样,眼眶一酸,眼泪不受控制地就滚了下来。
“娘,是儿媳不好,儿媳……”
何氏也跟着哭了起来。
“不,不,你是个好孩子,我儿在的时候你与他夫唱妇随,没有半点对不住他的地方。
他走后这个家全靠你支撑,若是没有你,单凭我连宵哥儿都拉扯不大。
如今我儿走了已经八年,你能找到好人家再嫁,不仅娘由衷的为你感到高兴,就算我儿在九泉之下也会为你祝福。”
金氏怕她多想,忙道。
何氏在她的心里既是儿媳妇也是女儿,她是真心为她能嫁到这样一个好夫婿而感到高兴。
刚从外面进来的许靖姚听到这话,忍不住多看了金氏一眼。
这老太太性子虽然软了一点,人却是个拎得清的好人。
她们这对婆媳在一起算是很互补了。
许慧,江氏和金氏也瞧得颇为欷歔。
婆媳间的关系能处成这样的,着实罕见。
不过肖夫子确实是个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夫婿。
品行相貌样样出众不说,对何氏也好得没话说。
他求娶时就承诺了,愿将何氏的婆母当成自家长辈一般对待。
以后她婆母就以她娘的身份一起与他们生活,他会以女婿的身份为金氏养老送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