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都是血脉相连的嫡系亲人,爷、奶叔婶们把话都说到这了,许靖姚再拒绝就显得不近人情,只能同意。
至于药材该怎么吃,只能见机行事。
许松石招呼长子和次子将刚从废墟堆里扒拉出来的门板抬过来,将黄氏抬了上去,一大家子浩浩荡荡的往老宅去了。
到了老宅,二房许铁生家的一儿一女,三房许铁鹏家的三个孩子都跑出来打招呼。
二房的长子许安在镇上私塾上学,只有旬休才回来,平常住在离镇上只有两里路的外祖家。
许靖姚家的房子倒塌的时候,几个孩子也跟过去了。
只是天色不早了,家里晾晒的衣服什么的都没收,大人就让他们先回来收捡,许靖姚回来的时候才没看到他们。
两家的孩子都不喜欢许铁树夫妇,与他们的几个孩子的关系却不错。
尤其是许大丫,既懂事责任心又强,不仅对自已的三个弟妹好。
对几个堂妹堂弟也不差,她手里没钱,买不起外面的东西。
但偶然从山上采到了野果,都会给他们留几个。
几家的孩子都很喜欢她。
“三爷爷,这是车费,这是我在镇上买的包子,你拿回去给孩子们尝尝。”
把牛车上的粮食搬下来后,许靖姚拿了十五文钱和两个肉包子给许松槐。
“你这丫头,说什么呢,你家出了这样的事,我不过是帮着拉了趟粮食,哪能收你的钱。”
许松槐自然不愿意接。
后架不住许靖姚口才了得,只能半推半就地收下钱。
“大丫,你真是长大了。”
许松槐离开之后,许松石和陈氏一脸欣慰的看着她。
这丫头不仅能挣钱了,人情世故也不差。
有她在,老大再不靠谱,他们也不用担心老大一家活活饿死了。
二婶江氏和三婶金氏也瞧得更放心了。
大丫和她爹截然不同,连三堂伯的一点车钱便宜都不愿意占,自然不会赖上他们。
“大丫二丫小丫,你们先陪你娘和阿奶说说话,我们去做晚食。”
二婶江氏开口道。
“等等二婶,晚上煮点米饭吧,再把这些包子都蒸了。”
许靖姚将装着包子的油纸包拿了过来,又从刚搬进堂屋的粮堆中拎出一袋米,走到两个婶子面前。
金氏和江氏听得一怔,大丫这是准备给他们一袋米?
他们家六口人,估计要住到等新的房子建起来才能搬出去。
给一袋米不算多,只是该不该收两人却不好做主,只能抬目去看公婆。
“包子可以蒸了,米阿奶家还有,哪用得着你的。”
陈氏走过来接过包子,却没有接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