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许安入京赴考。
“安哥儿,到了京城自已多注意啊,那地贵人又多,听说一片瓦砸下来就能砸到一堆皇亲国戚,咱又人生地不熟的……”
临行前,许铁生夫妇和许松石夫妇拉着他的手殷殷叮嘱。
“爷,奶,爹,娘,你们不用担心,我心里有数,再说了还有姜大公子同行呢。
他是京都人,对那地面熟。”
许安温声安抚。
姜成景知道他今年要赴京赶考,过年没有回去,专程等他一同启程。
许靖姚一路将他送到镇上的码头,分别时什么也没叮嘱,只送了一句祝福:“愿大哥此去蟾宫折桂,鹏程万里。”
本来还想再加一句六元及第的。
后转念一想,春闱是全国最优秀的士子汇聚一堂。
许安固然优秀,但其他省不见得没有比他更出众的人才。
最后一句话含在嘴里没有说出来。
大丰的春闱每三年一度,时间是二月初九到十一,共计三天。
许安与姜成景正月十六从阳山镇出发,七天后就抵达了奉安城。
城门前那几条宽阔的入口通道,除了大型货商通道略显拥挤,其它通道都很畅通。
“奉安城不愧是京都眼皮子底下的最后一座大城,秩序很不错。”
许安入城的时候张口赞了一句。
“这都是许大姑娘的功劳,四年前可不是这个样子。”
姜成景笑道。
“嗯?”
许安有些惊讶的看着他。
“作威作福了几十年的宁馨长公主被她一脚给踢到泥去了,后就奉安与京都城门入口,想方设法加收老百信的进门费一事将皇帝与众官员骂得狗血淋头。
并按着安王的脑袋,让他将水龙珠的种植术公布于天下。
皇帝不敢得罪许大姑娘,也不愿承担剥皮皇帝的恶名,就下令取消了这两城百姓的入城费。
有了这么多血淋淋的教训在前,这两城的官员自然也不敢阳奉阴违。”
姜成景简单将当年的事说了一遍,
许安……
他这个妹妹还真是……
“许公子,你身为许大姑娘的兄长,有利也有弊,咱们这位帝王,心眼可不大。”
姜成景说又补了一句。
对现任帝王,姜成景是打心里不喜欢。
以他对他的了解,乾平帝被许大姑娘指着鼻子骂了那么一通后。
心里不可能没有怨气。
他不敢跑去找许大姑娘的麻烦,却不见得不会去找许大公子的茬。
“顺其自然吧。”
许安倒是看得开。
考试的时候学子姓名都是封起来的,只要过了会试,并且名次不低。
殿试哪怕不得皇帝欢喜,皇帝总不能罢黜他,或者将他打成同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