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又把老二家的小峰和老三家的小橡接过来习武,还出钱请夫子提前教他们识字……
安哥儿能安安稳稳的在县学上学,大丫头更是没少帮忙。
这些加起来可比工钱多太多。
他们都不是什么不懂感恩的人,这些好都记在心里。
“那这些点心什么的你们带回去吧,给家里的孩子做个零嘴。
我送你们到东街口,看三爷爷在不在,在的话请他们用牛车送你们回去。”
许靖姚没有坚持,只把昨晚上买的点心,糖果什么拿了出来。
老宅对她好,她心里有数。
现在他们不收钱,等到过年的时候,每人给他们封个大红包就是。
到东街口的时候,许松槐的牛车正好停在那里。
许靖姚给了十文钱,请他送两老回去。
腊月十二,县里安排了六十多个受了雪灾的流民到阳山镇。
让潘里正把他们安顿下来。
阳山镇是一个有五千多人口的镇子,有山有水,土地面积也不小。
安顿几十个流民倒是不困难。
让他为难的是,这六十多人中,有七个人支撑不起门户,只能卖身为奴的。
这年头,普通家庭谁舍得花钱请佣仆啊。
开铺子,生意不错的,请几个知根知底的本地人当伙计就不错了。
能用得起佣仆的只有那几家士绅。
但一家也只有五六个仆人。
暂时也没听说谁家佣仆跑了,也不知道他们还愿不愿意往家里添新人。
不过不管愿不愿意,潘里正最终还是硬着头皮通知了那三家。
这三家士绅分别是周家,马家和杨家。
在通知这几家人的时候,潘里正也通知了许靖姚。
他不知道许靖姚有多少家底,但能轻轻松松在镇上买房,应该手里不缺钱。
万一她也想请一两个人在家里帮忙打下手呢?
许靖姚对此有些意外,不过还是欣然去了。
除了护院,她确实还想选两个厨艺出众的厨子到家帮忙。
她对美食爱得深沉,但是家里并没有厨艺出众的人。
二丫会做饭,水平却只能算中规中矩。
加上年纪小,力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