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银壶技艺技法,尹德芳滔滔不绝地跟记者许乐,谈到他小时候与五金结缘的故事。
记者兼摄像许乐听得非常入迷,尹德芳仿佛回到了他自己的童年时期。
记者许乐暗想,这是一个大国工匠传奇,可以拍摄他的宣传片,纪录片,也可以把他的故事写成一本厚厚的书,写一个大国银匠的成长之路,成名之路。
尹德芳打小在五金工匠作坊长大,那段日子,是他记忆中最快乐的事情。
他在尹老爷子的10平米简陋的锡匠五金小作坊,和哥哥以及弟弟,三人偷偷摸摸地拿着锤子,无数次敲敲打打五金器具。
五金工具和五金器具击打后,因不停地碰撞,发出的悦耳声音。
他听着那叮叮当当的捶打音乐,那是他快乐的源泉。
五金之音,工匠梦想,已经深入他血液和骨髓。
只要他一坐在作坊里,所有的烦恼荡然无存。
他能安安静静地坐在那,敲敲打打,一坐就是一整个下午。
他觉得老爷子的锡匠作坊虽然小,虽然简陋。
但是,那是他儿时梦想启程的地方,他仍旧对作坊充满热爱。
学会一片造技术后,即使回到那个作坊里,他依然充满信心。
一个银匠,绝对不会因为环境的简陋而自卑。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室,回也不改其乐也!
尹德芳就想做颜回这样的人,有自己喜欢事业,环境简陋又有什么关系呢?
尹德芳在济源师傅康大器那里待过一段时间,现在又在云南寸祖仁大师的银匠工坊待过不少的时间,看过他们银匠工坊。
康大器师傅和寸祖仁师傅的银匠作坊,面积超大,富丽堂皇,银光闪闪的精美银器陈列得仅仅有条,摆满了货架和陈列架。
最让尹德芳看重的是,制作银器的各种工具齐全。
而且,还有很多制作银器的工具,他至今叫不出名字。
说真心话,尹德芳内心对师傅的银匠作坊,多少有些羡慕之意。
现在他还处在学艺阶段,并不着急拥有自己的银匠作坊。
师傅们能拥有一个自己的银匠作坊,是任何银匠一生的目标,然后,再成为大国银匠。
尹德芳暗想,即使自己现在超不过他们。
以后,至少不会低于他们的成就。
儿时做工匠的梦想也在那里,在他内心里,已经有了自己大致的追求目标。
他暗自畅想,在不久的未来,他也拥有自己的银匠工坊。
自己当馆长,有自己的艺术总监,财务,运营人员,业务员,还有众多的银匠徒弟等一系列银匠作坊要素。
在自己的银匠作坊里,还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作品陈列室,作品展览室,茶室,商务会客厅,获奖作品荣誉陈列室,新作品发布大会议厅······
师傅们的银匠作坊宽敞明亮,徒弟众多,人气爆棚,客商订单已经排到第二年,经济收入完全能够满足银匠作坊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