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元忠乃朝廷肱股之臣,一向忠心耿耿,怎会突然谋反?其中恐有冤情。”
狄仁杰的话语仿佛还在他耳边回响。
武三思怒目圆睁,冲着空气吼道:“狄仁杰,你莫要被魏元忠蒙蔽!
证据确凿,岂容你袒护!”
可狄仁杰却不慌不忙,转身向自己发难,要求出示证据,这让他一时有些慌乱。
“这个狄仁杰,果然不好对付。”
武三思来回踱步,心中烦躁不已。
他还记得狄仁杰面向武则天,恳切陈词的模样。
“陛下,魏元忠为朝廷效力多年,屡立战功,若仅凭空口无凭的指控便定罪,恐寒了忠臣良将之心。
恳请陛下明察秋毫,还魏元忠一个公道。”
那一番话,说得武则天陷入沉思,殿内一时寂静无声。
武三思当时心中焦急万分,连忙上前一步,企图再次说服武则天。
“陛下,狄仁杰与魏元忠向来交好,他此举分明是为了包庇逆党!”
可最终武则天还是决定将此事暂且搁置,待派人彻查清楚再做定夺。
“不行,不能就这么放过魏元忠和狄仁杰。”
武三思停下脚步,眼神中闪过一丝狠绝。
他坐在椅子上,手撑着头,思索着下一步的计划。
“狄仁杰在朝中威望颇高,必须想个万全之策,将他们一网打尽。”
武三思下定决心要铲除狄仁杰和魏元忠,叫来俊臣务必下足功夫,且要保证他们自己置身事外,不被狄仁杰查出端倪。
来俊臣得了命令,回到府中苦思冥想。
他深知此事的棘手,若做得太过明显,必然会引起狄仁杰的警觉和武则天的怀疑。
经过几日的谋划,来俊臣终于想出了一条毒计。
他决定利用狄仁杰和魏元忠在朝堂上的政敌,挑起他们之间的争斗。
来俊臣暗中找到几位对狄仁杰和魏元忠心怀不满的官员,以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为诱饵,煽动他们出面弹劾狄仁杰和魏元忠。
这些官员本就对狄仁杰和魏元忠有所嫉妒和怨恨,在来俊臣的挑唆下,纷纷上书武则天,罗列了一系列莫须有的罪名。
来俊臣又指使他们在朝堂上大肆攻击狄仁杰和魏元忠,言辞激烈,试图营造出一种众人皆对他们不满的氛围。
与此同时,来俊臣还买通了宫中的一些太监和宫女,让他们在武则天耳边吹耳边风,添油加醋地描述狄仁杰和魏元忠的“罪行”
。
这些太监和宫女平日里善于察言观色,知晓如何迎合武则天的心思,他们的话渐渐让武则天对狄仁杰和魏元忠产生了疑虑。
为了进一步坐实狄仁杰和魏元忠的罪名,来俊臣还伪造了一些书信和文件,模仿狄仁杰和魏元忠的笔迹,内容皆是与外敌勾结、图谋不轨的密谋。
他将这些伪造的证据小心翼翼地散布出去,故意让一些看似中立的官员“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