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俊不卑不亢地上前,拱手说道:“大人,收拢流民赈灾,大人已经有完整的流程,在下十分钦佩。
现在赈灾粮大部分都是由大人筹集,大人压力很大。
我崔氏愿为大人分忧,不止是崔氏,还有宁州的各家士族,愿出赈灾粮的一半,以助大人安置灾民。”
陆晨阳心中叹了一口气,觉得外面的很多人都是个傻的。
总有人想要讨好他,想出的办法五花八门,送礼、送女人。
其实讨好他很简单,送粮食啊!
只要给他送粮食,他一定认为你是个好人。
看看,崔俊这不就找到了诀窍。
陆晨阳听完崔俊的话,神色就已经缓和下来,嘴角也勾起了一个弧度。
陆晨阳想了想,说道:“你们此举是为了百姓之福,我自然不好拒绝。”
他脸色稍缓,说道:“我曾说过很多次,我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最认可的一句还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们为百姓做的,不会白费。”
陆晨阳的手指点了点桌面,说道:“你们可知我为何要一心收留流民?”
崔俊连忙说道:“这自是因为大人爱民如子,慈悲心肠。”
陆晨阳摇了摇头:“我固然是不愿让百姓受苦,但还有一个原因。
若这些流民无处可去,为了活下去,只怕他们会落草为寇,壮大义林军。
这一点我之前也在信中与你们说过,不过当时你们没看进去。”
这事是跟他们说过,但崔永当时认为,义林军粮草供应不足,根本无力支撑供养这么多士兵。
义林军的粮草从何处来?抢来的。
附近的几个州县都受到了义林军的掠夺,他们从一开始的受害者转身变成了施暴者,他们十分适应这样的转变,并且乐在其中。
后来会去攻打宁州,也不是因为什么战术原因,完全是因为宁州富庶,他们想干一票大的。
为何会落草为寇,要起兵谋反?因为活不下去,如今有了机会,他们自然是要尽可能的去掠夺更多的财宝。
但崔永认为,义林军已经将附近几个州县搜刮干净了,没有稳定的粮食供应,攻打宁州又失败了。
这个时候义林军已经无力在招兵买马了,那些跟义林军谋反的人,不就是为了一口饭吃吗?
崔永一脸愧疚道:“是我思虑不周,没有看出大人的一番好心。”
陆晨阳摆了摆手:“过去的事就算了,你既有悔意那就不晚。
我也不瞒你们,这次皇上让我进京的用意,就是剑指义林军。
所以现在不能再让义林军壮大。
你们在宁州,离义林军更近一些,我希望你们帮忙控制好宁州到淮安的这条商道。”
崔永眼神一闪,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这一整条商路控制在手里,必须要有军队的支持,陆晨阳主动提出,这就是在说,他会支持了。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如此战火不断的情况下,只有他们可以打通这条商路!
现在陆晨阳一直在收留流民,恢复生机,日后他们将垄断这条线路上的所有生意,所有!
光是想想,崔永就觉得心潮澎湃。
崔永舔了舔嘴唇,心中再次为自已当初的莽撞和消极而懊悔不已。
他犯了那样的大错,陆晨阳却还肯给他一次机会,可见陆晨阳此人的心胸。
崔俊也大喜过望,他拱手一揖到底,真心实意地说道:“大人如此宽宏大量,还肯给我崔氏一个机会,我崔氏定肝脑涂地,以回报大人的重用。”
他想了想,又道:“不过此条商路开通,获益巨大,我崔氏不敢一人独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