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儿扑通一声跪下来,眼泪憋着不敢往下掉。
屋内安静了好一会儿,谢沅出了气,深叹一声,这才注意到巧儿手中捧着的锦盒,从巧儿手中取过,随手打开,里面是一方雕刻精美的砚台,谢沅冷哼一声,手上的力松下,砚台‘砰’的一声掉落在地。
“什么贱玩意,也来我这里送。”
“我自幼生活在淮阳,什么没见过,用得着她一个阳夏都没出过几回的人来送么!”
谢沅出了好大一通的气,到了第二日,桃漾自鹿鸣山回韶院,经过春露湖一侧的石子小径时,正巧遇到了谢沅,谢沅肿着一双眼,神色恹恹,见到桃漾时急忙低下了头,礼貌颔首后就要走。
桃漾回礼,径直从她身边走过,谢沅却又在身后唤住她:“桃漾妹妹——”
谢沅有些欲言又止,嗓音哑哑的,桃漾停下步子,回过身来,神色很是平和的看向她。
谢沅轻声道:“桃漾妹妹可以陪我说会儿话么?”
谢沅的神色实在是不好,泫然欲泣,桃漾开口问她:“沅姐姐有什么话要与我说?”
谢沅走上前,眉眼间写满纠结,覆在桃漾耳边轻轻对她说了一句话。
随后问:“桃漾妹妹可愿帮我么?”
桃漾闻言怔住,不可置信的看向她,此时天色已有些暗,路边灯罩里的烛火还未点起,桃漾依旧能清晰的看见谢沅眼眸中的落寞,默上片刻,她对谢沅轻轻颔首:“你在亭子里等我。”
桃漾没再继续回韶院,而是转身又往鹿鸣山中走去。
大概两刻钟后,桃漾手中多了只绢帕,绢帕里是她回鹿鸣山取回的花草,回到适才在的石子小径后,她往一侧的古亭中走过去,古亭四周种满了花树,夏日繁茂,桃漾隐约瞧见里面有人。
只以为是谢沅,并未多想。
她走上前,刚转过一株繁茂的紫薇花树,凑着昏黄烛火瞧见古亭里坐着的是一男子,桃漾看他一眼,脚下步子就要往外走,那人唤住她:“是桃漾姑娘吧,沅姐姐让我在这里等你。”
“她说你把东西给我就成。”
天色已暗,古亭四周无人,桃漾未有言语,只对他颔首,将手中绢帕里的花草搁在他面前的石桌上,施礼后转身离开。
春露湖边,谢沅的母亲邀了桓二夫人在此闲逛,谢沅也在。
几人正说到兴致处,谢沅很是讶异的‘诶’了一声:“适才我好像瞧见桃漾妹妹过去了?”
她的目光往春露湖东侧的古亭里瞧过去。
只见古亭内两道身影,一高大,一清弱,隔着层层叠叠的花草树影,两道身影显得极为亲密,尤其是那男子就站在女子身侧,从她们这里看过去,像是轻拥着面前的女子。
谢沅母亲瞧见后,清了清嗓子,斥了谢沅一声,抬手给桓二夫人指了指湖中正一跃而起的鱼儿。
桓二夫人自是也瞧见了适才的一幕,心中思绪繁乱,不由得皱起了眉,虽表面和气,却是无心再在此闲逛。
桓二夫人回到居住的玉园,她身边的婢女上前来回禀:“夫人,适才在那亭子里的,的确是阳夏的桃漾姑娘。”
桓二夫人闻言在八仙桌前坐了好些时候,直到桓恒自外面回来,见一桌子的饭菜母亲连碗筷都未动,就上前问:“母亲可是哪里不适么?”
桓二夫人让他近前来,神色倒是温和了下来,握住桓恒的手,语气认真道:“恒儿,娘也不瞒你,此次我来淮阳,是为了给你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