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转头,看向便宜师尊、严长老、徐冷燕、曹元驹等。
这些人也是一脸温和的笑意,看来对演讲的内容和说辞非常满意,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终究变成了自己当年讨厌的,心思深沉、老谋深算的模样。”
看着下方那些年轻弟子的脸庞,刘玉心中暗暗感慨,彷佛看见了当年的自己。
不过心中虽然感慨良多,但他动作没有停下来。
演讲之后,立马进入下一个环节,示意所有修士坐下开始大宴。
比之当年燕国之战时,韦家举办“筑基大典”,刘玉金丹大典不知胜过了多少。
青阳峰上准备了三十桌席面,每桌可以坐二十人,山脚下也准备了三十桌席面,每桌同样可以坐二十人。
算下来,招待一千两百名修士都绰绰有余。
并且灵山上的每一桌席面,都有许多二阶灵食,还有着不少二阶的灵瓜灵果,就算筑基修士食用也是大有裨益。
纵然山脚下的三十桌,每桌也至少有一种二阶的灵瓜灵果,让许多弟子直呼“青阳师祖”大方。
灵瓜灵果,大部分是通过仙府催熟得来,成果方面不足外界十分之一。
再加上有模有样的采买一些,足以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这方面,刘玉非常有经验。
至于各种灵食,则是李家帮忙筹备的,李长空大手一挥,让他可以先“赊账”,等什么时候手头宽裕了再偿还。
短时间内确实很难培养出自己的“御厨”,这方面刘玉没有客气。
交情嘛,不就是在你帮我、我帮你中建立起来的吗?
大宴的过程不必细说,应付这些刘玉轻车熟路,一番吃吃喝喝下来宾主尽欢。
……
演讲、大宴过后,就来到了金丹大典的最后一个环节——讲解心得。
讲解心得并没有在灵山上举行,为了不让参加大典的修士空手而回,讲解地点放在了山脚下。
在大典开始之前,山脚就搭建好了讲法台。
按说只是一个新晋金丹冲击瓶颈的心得,对于老牌金丹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
但奇怪的是,到场的九名金丹长老,这一次居然没有一人离去。
或许是因为时隔数百年,宗门中再次有六品金丹诞生的缘故。
新晋金丹,在金丹大典上讲解一些冲击瓶颈的心得,算是元阳宗的老传统了。
也是为数不多,保留下来的上古习俗之一。
刘玉身穿玄色华服,长发用发簪插好,在万众期待的眼神中,风轻云澹一步步走上讲法台。
走至最高处,他一拂衣摆,来了一个潇洒的转身。
面向台下众人,盘膝端坐在蒲团上。
漆黑如墨的童孔中,闪烁着理性的光泽,刘玉于十丈高台上俯瞰四周。
微风吹动衣袍发丝,声音猎猎作响,他的眼神却没有一丝波动。
一举一动之间,已然有了宗师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