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以那位高人的才智,比自己等人强多了,朱元璋肯定会对其言听计从啊。
对于宋濂这样一个儒臣来说,最大的理想,也莫过于是辅佐君主成为一代明君了,可是现在看来,也只有那位高人,能做到这一点了啊。
眼看着别人都没有露面,就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宋濂也都是觉得又羡慕又嫉妒了啊。
“呵呵,谁说君主就一定要上朝了啊?”
结果刘伯温却是不以为然。
“啊?”
宋濂懵逼了:“古之贤君,不都是勤于朝政的吗?怎么就不一定上朝了啊?”
“那是因为那些君主,没有一个得力的臣子而已。”
刘伯温却是脸色有些复杂的感慨道:“就好像现在,有了这位大贤提出各项重大国策,那陛下其实也不需要每天上朝了,只需要将具体的朝政,交给太子就是。”
“甚至等到日后内阁成熟起来,连太子都不需要如此劳累,只要是百官俱在,那朝廷依然能安然运转起来。”
“陛下越忙,就只能说明,朝廷运转的效率太低下,才会什么事都需要他来管。”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那位大贤手笔太强,一举改变了整个朝廷格局啊。”
“而之前别看陛下每日上朝,可实际上朝政还没有现在这么顺畅呢。”
“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位大贤的功劳啊。”
“这。。。。。。”
宋濂听得是一脸懵逼。
这些话让他都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起来,狠狠冲击了他的认知。
这一位高人的出现,竟是就能一举打破多年以来,君主勤政的规矩?
“有什么关系,现在一切,不都是在向着好的一面发展吗?”
“圣人无为,赫赫其功。”
“只要是国家大事顺畅运转,一片国泰民安,陛下变一些,又能如何?”
刘伯温微微一笑说道。
“这。。。。。。说的也是。”
宋濂神色复杂的沉默半晌,最后还是点点头。
一个大贤,竟能抵得上朝廷众臣了,让朱元璋得到了解放,这太强了一些吧。
只是。。。。。。这也显得自己这些朝廷大臣,也太无能了吧。
“确实,只要百姓过得好,那比什么都强,是我迂腐了啊。”
宋濂苦笑着摇摇头,两人也没坐马车,一边聊着天,一边信步而行,渐渐出了城。
看着周围的田地,一片欣欣向荣,百姓们在其中勤劳耕作。
虽是耕作依旧辛劳,但仍是能得温饱。
这已经算是难得的太平盛世了啊。
“咦?这里怎么种了这么多白菜?”
而这个时候,宋濂就突然发现,周围的田地种的东西,竟是跟别的地方不太一样,这里种了很多白菜。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佃户们一般都种粮食,毕竟饭都吃不饱了,哪里还有资格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