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刘伯温就是看向了几个小孩子问道。
这时,宋濂也是被提醒了过来,也是顿时是深以为然了起来。
对啊,这种事应该就是大儒才能做出来的。
自己在这里随便走走,可能真就遇上儒学上的高人了啊。
毕竟此地主人如此心善,也能吸引到大儒在这里定居。
有这种机会,当然要去见一见。
“先生平日里就住在私塾当中。。。。。。”
孩童很乖巧的说道。
“就只住在私塾中?果是简朴啊。。。。。。那能请小郎带路吗?”
宋濂闻言,又是在那感慨一阵之后,就是看向了小孩子说道。
“没问题!”
几个小孩子也是精力旺盛,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当即就是蹦蹦跳跳的,在前面带起了路来。
而这一路上,为首的小孩还在那叽叽喳喳的好奇问道:“先生,你们也是读书人吗?”
“呵呵,是啊。。。。。。”
宋濂摸着胡子,微微一笑说道:“老夫我少年的时候,条件可比你们都要艰苦的多了,你们能得到读书的机会,就要好好读书。”
“日后考取一个功名,帮助君主治理江山社稷,为圣人传下道统,才不负今日苦读,知道吗?”
宋濂在这一抓住机会,就在这教育起小孩子。
然而几个孩童听了,却是不住的摇头:“先生,我觉得你讲的不对。”
“哦?”
宋濂一愣,跟着和刘伯温对视一眼,都是不由得有些好笑。
以往都是他教训别人一番后,别人连忙点头应是的份,哪里会像是这个孩童这样,居然还在这说自己不对?
当下,他都觉得大为有趣了,便是微笑着问道:“那你说说,都有哪里不对啊。”
“你读书的目的不对!”
少年就很果断的说道。
“目的不对?”
宋濂本来以为,自己会听到什么幼稚的天真之语呢,他却是没有想到,这孩子第一句话,竟是还颇有些深意的样子。
他微微一皱眉头说道:“你说什么目的是什么?难道读书不就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吗?”
治国平天下,这可是儒生的终极目标。
不管你的先生是谁,只要是儒生,都得认这一点。
怎么这孩童明明颇为知理的样子,还会反对这点?
“不对不对,儒生们嘴上说要治国平天下,可实际上,只是为自己追求功名利禄,找一个借口而已。”
“他们大多是在人浮于事而已,真的要去给黎民百姓做事,还不如去当一个水利农业税负方面的官吏,那样对百姓来说,更有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