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秉煜被撵走,林朝阳吐槽道:“真不讲究,好歹留人家吃口饭啊!”
“我们家的饭可没食堂的好。”
陈怀恺辩解了一句,又说道:“来来来,看剧本。”
好不容易等到剧本,陈怀恺这段时间的养精蓄锐派上了用场,恨不得榨干林朝阳的所有思路和想法。
一直到下午陈凯戈从外面浪完回来,两人才停下了讨论。
“林叔儿!”
陈凯戈跟林朝阳打了个招呼。
“凯戈回来了!”
林朝阳又对陈怀恺说:“得了,你跟你儿子聊剧本吧,我得家去了,有什么想法回头约个时间集中聊吧。”
他说完还不忘叮嘱一句,“想着把稿费结了。”
“忘不了。”
等他走后,陈凯戈兴奋的不得了。
“爸,剧本写完了?”
见儿子一脸跃跃欲试,陈怀恺将剧本递给他,“你先看吧,有想法了跟我聊聊。”
“好。”
隔了几天,林朝阳收到了来自燕影厂的稿费单——一万元整。
这是林朝阳今年收到的最大的单笔稿费了,其次是《渡舟记》的发表稿费,千字稿费20块,一共5040块稿费。
另一项比较大的收入就是《梵高之死》《棋圣》《禁闭岛》这三部作品出版后的印数稿酬结算,这三部作品是出版时间较晚的,所以印数稿酬非常可观。
开年之后各结过一次印数稿酬,合计有1万6。
至于其他作品出版后的印数稿酬,因为出版时间较长,销量越来越低,结算的稿酬也越来越少。
唯一例外的是《高山下的花环》,这部小说出版三年多时间,总销量已经突破了700万册,哪怕当初的合同仅有万册1%的印数稿酬,结算的稿费也相当可观。
可惜年初时林朝阳没有继续跟战士出版社续约,他们坚持只给万册1%的印数稿酬,林朝阳只好终止了合作。
对于国内的大多数作家来说,基本稿酬就是他们能拿到的最终稿费,但林朝阳不一样,他的作品历来畅销,印数稿酬很多时候甚至是基础稿酬的数倍。
因此他打算攒几本书的出版权,找个愿意出价的出版社好好谈谈。
另有一些作品被转载的零星收入,加起来有千八百块钱。
细算一算,上半年这几个月的收入大概有个3万3左右。
这天晚上,陶玉书拿着一份稿子来给林朝阳看,说是钟阿诚送来的。
“他效率够高的啊!”
林朝阳笑道。
去香江前,钟阿诚在聚会上说了个故事,大家撺掇着他写出来,这前前后后也就半个多月,小说就拿出来了,效率不可谓不高。
“是啊,关键写的也很好,他是真有创作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