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你是如此天才的作家,你在美国本土拥有数以百万计的忠实读者。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这些读者可能这辈子看到的你的所有作品,其实都是经由翻译家的思想在传播,很多你原本要表达的东西已经失真了。
难道你不想让你的读者,真真正正的、原汁原味的感受一次你的思想和才华所碰撞出的灵感火花吗?”
听到这里,林朝阳作出被打动的神色,脸上露出苦笑。
“芦安,你可真是个优秀的说客!”
芦安·瓦尔特面露得意,“林,看来我们都很有眼光。
当年要不是大学选错了专业,也许我现在就在华盛顿K街工作。”
K街,别名“游说一条街”
,美国资本主义的独家特色。
林朝阳轻叹道:“以美国文化和语言为背景创作小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说难如登天也不为过。”
“来吧!
别那么多顾忌,作家不能总待在舒适区里。”
芦安·瓦尔特又用上了激将法。
然后他又换了个语气,真诚的说道:“林,我完全理解你的担心。
你放心,我和兰登书屋将会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你在创作上的任何难题,我们都将全力以赴帮你解决。”
有《楚门的世界》和《梵高之死》在美国市场的成功在前,兰登书屋对林朝阳的看好程度不同寻常,已经超越了一般的畅销书作家。
芦安·瓦尔特如此卖力的劝说林朝阳,也是出于公司的授意。
兰登书屋认为以林朝阳在创作上所表现出的潜力和他在美国受到的欢迎程度,他完全有可能成为二十世纪后半叶举世少见的伟大作家。
而他们游说林朝阳以美国文学背景来创作小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想捧出一位既拥有逼格,又拥有销量的超级纯文学畅销书作家。
兰登书屋成立大半个世纪,捧出过不少普利策奖、诺贝尔奖获得者,但他们出版很多作家的书都属于赔本赚吆喝。
林朝阳则不同,他是纯文学作家中少见的作品能够畅销各国的个例,这样的作家值得兰登书屋拉拢和支持。
以前以中文和中国文化为背景的创作,虽然在美国也有一定的市场,但还是存在文化差异的问题。
“林,你千万不要为此感到压力。
不管是用英文写作,或者是以美国文化背景来搞创作,这只是一次尝试而已。
如果真写不好,你还可以去写你本民族、本国的东西。
但只要迈出这一步,那它就是一次伟大的尝试。
这不仅仅是以不同的语言来创作,更可以证明你是能够游刃有余的游走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伟大作家!”
林朝阳做了个“暂停”
的手势。
好家伙,吹起来没边儿了,比李拓都敢下嘴。
彩虹屁被制止了,芦安·瓦尔特没再说话,而是眼神灼灼的盯着林朝阳,期盼着他的回答。
过了片刻,林朝阳忖度后作出勉为其难的姿态,“那我先试试吧!”
闻言,芦安·瓦尔特大喜过望。
“林,我就知道你是个有追求、有勇气的作家!”
没答应你就是没追求、没勇气了是吧?
狂喜的芦安·瓦尔特顾不得林朝阳的反应,他端起桌上的咖啡杯当作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