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书觉得在这种情况下邹文怀可能确实是有些心灰意冷,打算金盆洗手了,可她却不认为林氏影业应该接手嘉禾。
原因也很简单,林氏影业现在已经事实上成为香江影坛的霸主,接手嘉禾也无非是锦上添花而已。
关键是带来的麻烦可能要远比收获多,光是“行业垄断”
这一条就足够有心人做文章了。
而且陶玉书也不认为邹文怀这条老狐狸是真心想向林氏影业出售嘉禾,他打的恐怕还是引君入瓮的盘算。
多一个竞购者,嘉禾的价值就会多增加一分。
婉拒了邹文怀的示好,陶玉书的车子回到华章天地,电梯上到顶楼。
已经等在这里的梁伯韬见到陶玉书,立马起身问好。
“林太!”
“坐吧。”
梁伯韬跟陶玉书见面主要是为了汇报合资公司华都置地的情况。
三年前林氏影业为了购入奔达中心作为办公大楼使用了一连串的资本运作手段,以当时梁伯韬的想法,是打算运作华都置地上市到港股圈一笔钱的。
可自96年年初以来,香江的房地产发展势头实在是太吓人了。
许多新建的楼盘在一年的时间里,价格几乎翻了一倍。
市场的这股狂热劲头必有其源头,首当其冲的便是港英政府的催化,反正马上香江就要回归了,他们巴不得多给大陆方面埋些雷。
其次是地产商的推波助澜,商人从来趋利避害,有利可图,他们自然不让人后。
最后才是市民们的盲目跟风。
其实所有人都明白,香江房地产市场蒙眼狂奔了五六年时间,很多地方的房价翻了两倍还不止,必然会有大跌的一天。
回归之日有极大可能就是房价大跌的时候,但在这个狂热的市场里,绝大多数人都失去了理智,一厢情愿的相信“大陆会接盘”
。
在这样狂热的市场中,即便是梁伯韬这个资本市场的老手也不免感到有些担忧,最终他并没有执行最开始的想法。
而是在跟陶玉书商讨过后,从去年10月份开始陆续抛售手中的物业。
这两年梁伯韬带领华都置地四处出击,先后购入了多家物业、酒店和公司股权,在市场的一片疯狂之中,这些投资均取得了不俗的回报。
半山置地股权获利8。5亿港元、柴湾杏花村项目股权获利5。6亿港元、富利酒店股权获利2。4亿港元……
短短不到三年时间,华都置地的投资总计获得了36。1亿港元的回报。
这其中还未包括华章天地的所有权,和华都置地在内地投资的酒店、楼盘项目。
而撬动这些收益的所动用的资金,也仅仅是当初林氏和百富勤投入的一笔十几亿的资金而已。
数十亿的获利固然让人高兴,但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才是身为掌舵人最需要关注的。
华都置地的操作等于是看空了香江楼市,接下来几十亿的资金需要找到投资锚定的目标。
最后两人确定了这些资金除了少量分红之外,只留20%的资金在港,大头将分为两个方向进入中国和美国市场。
商讨确定了投资思路之后,梁伯韬离开了华章天地。
待到傍晚,陶玉书正准备下班,助理赖万琴走过来说道:“林太,《亚太观察家》最近正在做一期关于‘回归’的主题,想采访一下您对香江回归的看法。”
《亚太观察家》是明报企业旗下的全英文杂志,专注于政治和财经领域的报道。
当初陶玉书为了对抗南华早报集团,为这份杂志砸下了重金。
创刊两年多以来凭借着独立、中肯的报道,迅速在香江传媒业打响名头,并且因其广阔的视角而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政经杂志。
《亚太观察家》是明报企业内部为数不多的英文报刊,现在每期销量稳定过8万份。
不要小看这8万份的销量,其背后所代表的,却是8万名乃至更多的高净值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