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桐跑到翠婶面前站定,嬉笑着答道:“裴大人知道今天开始收土豆,特地准了我们回家帮忙。
夫子说这叫作农忙假,让我们等收完了土豆再回学塾里去。”
翠婶又问了一次,“那你是自己走回来的?”
翠婶心道不能啊,如果是走回来的,小桐这也走得太快了吧,难道是天没亮就从学塾里出发了?
小桐摇摇头,“不是啊,夫子也回来了,有官爷驾马车送夫子,夫子就带我们几个一起回来了。”
翠婶不禁问道:“那其他人呢?”
“裴大人可好了,派了好多官爷驾马车送他们回去呢!”
翠婶忍不住念了句佛,道:“还是裴大人想得周到。”
小桐立马说:“那当然,那些官爷说了,裴大人说这一次是突然通知的,我们的家人都不知道,所以裴大人可是出动了自家的马车来送我们。”
小桐的两个哥哥见他回来了,也乐呵呵地跑过来,挨个拍了一下小桐的肩膀,“小桐,回来啦?”
小桐看到哥哥们,立刻笑得见牙不见眼,“是啊,我来跟你们一起挖土豆!”
三人边说笑,边蹲下一起挖土豆。
小桐看到地里多得数不清的土豆,更加高兴了,“哇塞!
这么多土豆,肯定能吃很久!”
闻言,翠婶痛快地说:“咱今天就吃,中午就先做一顿。
听说这土豆怎么做都好吃,还能直接扔进灶里烤呢!”
小桐三人听见中午就有的吃,眼睛不由更亮了,欢欢喜喜地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同样的情景在全县的各个村寨接连上演,整个三坪县上空都弥漫着欣喜的气氛。
巡检司同样有自己的地,因此狱中的山匪们这几天也在忙活着挖土豆,搬土豆。
这一次种得多,收获的土豆也比上一次多得多。
为了来年考虑,裴寒命兵士们选出品质最好的土豆做种,而且留存了相当充足的土豆种子,剩下的才供给两个厨房。
剩下的数量也相当可观,不管是巡检司的官兵们,还是小院里众人,都能分到不少。
至于土豆的做法,更是研究出了十几种不同的花样。
这些做法有的是闵月清的建议,有的则是邬三娘和厨子们的自发创造,味道都十分不错,确实能做到连续吃上半个月也不腻。
今天中午的餐桌上就多了一道炸薯条,是闵月清特意嘱咐厨房最后才做的,因为薯条得趁热吃才好吃,一凉掉吃起来就没什么意思了。
闵月清准备了两种吃法,一种是只在薯条上面撒盐,另一种则是经典吃法,在薯条旁边配上了一碟番茄酱。
这番茄酱还是秋天做的。
初秋番茄成熟之后,闵月清立马教了邬三娘番茄酱的做法。
那段时间厨房里做了好些番茄酱,大部分都用来拌面条吃了,少部分则被闵月清存进了空间。
这不,现在就派上用场了。
薯条一上桌,闵月清就招呼道:“先吃这个,这个刚出锅的时候味道最好。”
裴霁好奇地指着红红的番茄酱问道:“娘亲,这不是用来拌面条吃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