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请为寡人演示一次。”
“陛下稍息片刻。”
李成立刻准备好**和引线,并塞满了弹丸。
嬴政急于见证火炮的实力,转而看向了身边的几位随行人员,尤其是那个曾经经历试验危险但幸存下来的将领赵诚。
“前次试炮全赖赵统领以身犯险才得以成功。”
李成轻描淡写地补充道,“今次还请您协助。”
赵诚心中一惊。
上次能侥幸生还,已是不幸中的一桩大运,现在再承受火炮冲击只怕命难保全。
他勉强解释说:“小人虽然愿意效劳,只是旧伤未愈,实在没有力气了……”
嬴政动了恻隐之心,正要开口之际,李成就提出了多穿重甲的想法,但考虑到其风险并未采纳。
“不要强人所难了。
队伍中有几名匈奴俘虏和受伤的战马,可以用来试验。”
最终选择在远处绑了几匹受过伤的战马作为测试对象。
赵诚深吸一口气,目送这一切发生,心中对李成既感惧怕也有些敬佩。
随着一声令下,“**!”
李成毫不犹豫点燃引信【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必须紧密贴合炮管,才能发挥最**。”
“火炮长逾六尺,全部以青铜铸造。”
“仅靠一个人的双手,完成这种精密打磨谈何容易?”
“因此微臣……”
嬴政已经领会了他的意思,立刻追问道:“你有解决之道吗?”
“有的!”
陈公镇定自若地答道,“一旦专用的水车竣工,在水利驱动下日夜不休地切割打磨,速度将快数倍甚至更多。”
始皇帝松了口气,接着又好奇起来:“这些火炮能不能造得更大些?”
“完全有可能。”
“造个十倍、百倍大小也不是问题,不过……”
说到这里,扶风心惊不已。
他记得咸阳大炮重达千八百斤。
若是放大十倍便是两万斤,再放大百倍,岂不是重二十万斤!
一炮轰出,半个咸阳城都会化为废墟吧?
但嬴政满脸激动:“除了什么困难?别担心耗费太多资源,哪怕融化咸阳宫中的十二座金人,我都要见到这巨炮!”
陈公神色凝重:“陛下,这事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想造此等巨炮,需要一位果敢且具远见卓识的君主、一位矢志奉献的工业大臣。”
“更需上千优秀官僚和十几万名顶级工匠共同努力。”
“归根结底,还需要一个强盛繁荣之国为其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