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结构,可以是普通的护甲、盾牌、冷兵器等“单一结构”
;
也可以形成软硬结合的手套、防毒面具、攀援工具等“复合结构”
。
一切的一切,只看“算力”
和数据结构。
其实可以这样看,这种纳米颗粒每一次“建模”
,都是一次3D打印。
想要“打印”
出需要的物体,需要建模(数据结构)、以及执行(算力和能量)。
当然还有颗粒本身的物理极限。
受限于颗粒的制造技术,10纳米颗粒的物理参数是:
硬度:99(参考:金刚石的硬度100);
韧性:92(参考:金刚石韧性0,普通铝合金韧性35,优秀的15号钢韧性100);
运算:2。6GHz;
带宽:32M秒;
进制:8进制;
位宽:64bit;
缓存:512k;
电流、电容、电压、磁通量、寿命
…
密度:3217克摩尔。
能耗:0。2~3卡克小时。
一个小小的10纳米颗粒,数据信息竟然达到上百个。
看上去参数不是很高,但这只是一个颗粒。
如果两个颗粒、三个颗粒、四个颗粒呢?
实际上,一份“法器”
的数量是多少呢?
好吧,用“份”
做单位,似乎有点不正经,感觉有点怪怪的。
但是吧,眼下这种“法器”
,就是一滩液态金属——表面看起来就是这样。
总之,楚飞眼下得到的这份法器,质量是3。2公斤。
3。217公斤纳米颗粒,数量是多少呢?
就要看密度了:3217克摩尔,一个摩尔是6。02214076×10^23(约为6。02×10^23)个微观粒子。
也就是【六千零二百万亿亿亿】个微观粒子。
3。217公斤,就是六千零二百万亿亿亿个纳米颗粒。
这么多纳米粒子组合起来,可以形成多大的计算能力?可以形成多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