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吃不成胖子,
想当行业霸主,靠潘十一和农民工,是万万不行的。
人才,比如建筑设计师和工程监理等专业人员,需要尽快落实。
还有个关键问题,启动资金,
10万平米的地皮,按照家属楼的户型,大概可以建50栋,
可居民楼过于密集,不符合“精品”
的理念。
陆远决定,只建30栋6层住宅楼,
每栋四单元,每单元一梯两户,一共1440户,
如此,基本能满足全厂干部职工的需求。
整个小区的预算,大约五十万,
为了得到地皮,创新厂承诺自筹资金。
即便厂里用盈利补贴三十万,还有二十万从哪来?
陆远虽然有钱,但,他也不是大善人,
所以,陆远提出一项交易。
小区一分为二,“脏乱差”
的龙须沟,整改为文化商业街,
厂里用商业街30年经营权,抵扣二十万资金缺口。
眼下,刘代厂长最渴望,加固自身的地位,
尽快把家属小区建起来,
在上级眼里,就是一项重大工程,也是他能力的最好证明。
在创新厂内部,每个分到房子的职工,谁不念他一声好?
关于30年经营权的事,
再过十来年,等他退休了,留给继任者去操心吧。
但是,刘代厂长很好奇,
20万可不是小数目,陆远从哪弄来钱?
陆远笑着解释,
在香江结识几个有钱大佬,说服他们垫资20万,不成问题。
陆远口中的“有钱大佬”
,说的是罗振邦,其实是他的马仔。
在原来世界,皇城三环内的商业街,潜力无可限量。
尤其30年经营权,可遇不可求。
而且这一切,都是合法合规合情合理的,
毕竟,现在商贸城一间铺子,每月租金只有10块左右,
刘代厂长惊叹于陆远的交际能力,
不过他试探地问道:“这,算不算招商引资?”
这句话,一下点醒陆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