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初冬,料峭寒风从黄浦江上吹来,将上海滩弥漫的喧嚣与潮湿一并卷入空气。
沈氏影业的大楼矗立在租界边缘,砖红色外墙在灰白天幕下显得庄重而威严。
沈洛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神情似是凝视远方,实则目光沉沉,如鹰一般审视着每一个细节。
一份文件静静摊在他手边,那是公司安保部刚呈上的情报:近来,内部出现了多起关于《雾上海》剧本的泄密传闻,且每次都伴随日军暗探活动的蛛丝马迹。
沈洛用指腹轻轻揉了揉眉心,目光一闪,心中已有定计。
沈氏影业的编剧室一如往常热闹,各部门主管时常穿梭其中,协调剧本、演员等事宜。
但就在这繁忙表象下,隐藏着微妙的异常。
沈洛亲自到编剧室巡视,面上挂着惯常的温和笑意,口中轻声与各人交谈,步伐却有意放缓,在一名新任剧本管理主管身边停下。
那人名叫王德斌,刚加入公司不足两月,履历清白,且此前在同行业有过任职经历。
然而,沈洛心中的警惕从未因为“表面清白”
而松懈。
他细细观察着王德斌的每个细节:衣着虽得体,却略显拘谨;双手持文件时的微微颤抖,以及偶尔躲闪的目光。
这一切,都像被冬日寒风吹裂的湖面,露出下面暗涌的波澜。
沈洛假装漫不经心地问道:“德斌啊,《雾上海》的分镜头脚本,我记得昨天有一份最新版本,已经让你交给制片部了吧?”
王德斌闻言,脸色一紧,连忙答道:“是的,沈总,已经送去了。”
语气平稳,但手中夹着的文件似不自觉加重了力度,似在掩饰什么。
沈洛点点头,未多言,继续巡查其他部门。
当晚,沈洛召集了几个心腹手下,在他的私人书房中秘密商讨。
“张铭吉,密探行动已初露端倪,你觉得王德斌是否有问题?”
沈洛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他的得力助手。
张铭吉推了推鼻梁上的圆形眼镜,冷静道:“我观察过王德斌,他虽行为谨慎,但未发现明显破绽。
不过,您今日的问话让他紧张失措,说明他心里确有隐情。”
沈洛微微颔首,旋即命令道:“我已经让剧本部门备用了一个错漏百出的假版本,故意放在他的办公桌上。
今晚安排人暗中盯紧,看是否有人接头取走那份剧本。”
众人齐声应诺,彼此交换眼神,气氛愈发凝重。
深夜,沈氏影业大楼内一片寂静,唯有几盏昏黄的壁灯在走廊尽头幽幽发光。
安保部的几名精干人员埋伏在不同的角落,犹如猎豹般屏息以待。
果然,夜半时分,一个鬼祟的身影悄悄潜入剧本部门。
他迅速打开王德斌的办公抽屉,拿出那份假剧本,将其小心翼翼地收入随身皮包中。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显然是个训练有素的密探。
然而,就在他转身离开时,几名早已埋伏的安保人员立刻现身,将其当场制服。
这人试图反抗,但面对人数与力量的双重压制,很快束手就擒。
翌日清晨,沈洛看着押解到自己面前的密探,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意。
他淡淡地问:“是军情课的人,还是特高课的爪牙?”
那人紧咬牙关,一言不发,但沈洛并不气馁。
他转身对张铭吉说道:“把昨晚的视频剪辑一份送给租界警署,同时对外宣称,我们发现了一起针对电影行业的盗窃案,看租界那边如何回应。”
张铭吉立刻领命。
与此同时,沈洛继续暗中调查王德斌的底细。
他明白,若没有确凿证据,贸然对员工动手只会寒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