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里,张林和他的伙伴们悠然自得地漫步于这座神秘的藏城之中。
他们看似漫不经心地闲逛着,实则暗中四处打探各种消息。
与此同时,赵老一行人也不动声色地与慕容青书建立起了秘密的联系。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藏城的城主已然离世,然而令人惊奇的是,整座城市的运转并未受到丝毫影响。
城中的百姓似乎对此事毫不关心,也许在他们眼中,有无城主存在对于日常生活来说并无太大差别。
赵老等人在城主府逗留的这几天里,城主府中的人们对待他们还算得上恭敬有礼。
不过,每当赵老等人提及城主时,府上之人总是以城主正在闭关修炼作为借口,不断拖延,始终不肯透露更多关于城主的信息。
就在这天夜幕降临之后,张林等一伙人用过晚餐,便不约而同地齐聚在张林的房间内。
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自己在过去几日里所探听到的种种消息。
随着交流的深入,众人对于这座藏城的好奇心愈发强烈起来。
原来,整个藏城无论是治安管理还是环境卫生方面,城主府都制定了详尽且严格的规定。
这些规定乍一听让人感到有些困惑不解,但当它们被统一贯彻执行之后,其带来的成效却是出乎意料的显着。
与众人皆感慨于城主府政令实用性所不同的是,张林心中十分笃定一个事实——此等政令绝非源自当下这个时代。
究竟它是出自藏城城主本人的构想呢?亦或是其背后那位王上的高瞻远瞩之见?虽然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这无疑都是一件大好事。
尤其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黎民百姓来说,这些政令一旦得到切实执行,将会极大地改善和方便他们的日常生活。
并且,此类行之有效的政策完全具备在任意一座城池中广泛推行并加以应用的可行性。
不过,若要将这些政令真正贯彻落实到位,显然并非一蹴而就之事。
原因很简单,由于这些政令的实施必然会触动到权贵阶层的既得利益,所以在此情况下,城主府必须拥有足够强大且无可撼动的威慑力量才行。
否则的话,想要顺利推动这些政令的落地生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也许,正如那句俗语所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观点都会有所差异,对于这一系列政令自然也不例外。
然而,即便如此,依然无法阻挡众人对藏城的交口称赞。
若非这座城池已然归属王上所有,恐怕他们巴不得能让其他各地的城主们纷纷前来取经学习一番呢。
想来,就连赵老,内心深处大概也是这般想法吧。。。。。。
此时此刻,赵老和秦王不禁暗自感叹连连。
要知道,他们可是处于明面之上的人物,相较于其他人而言,更能够轻易地触及到藏城管理的核心要害之处。
特别是在今日白天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在了藏城南边的大山之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崩轰然降临。
据传闻所言,在那座雪山的山脚下存在着一个规模不大不小的村庄,其中居住的人口约莫有一百多人。
若是这样的情况出现在蜀地,蜀王必定会竭尽全力展开营救行动。
然而,即便是在蜀地,从获取相关消息开始,一直到妥善安排好所有的救援事宜等等一系列操作下来,最少也需要耗费整整一天的时间才行。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当藏城的城主府获知了这一紧急事件之后,仅仅过去了还不到半个时辰的工夫,一切都已经被安排得妥妥当当。
不仅如此,整个处置过程更是异常简洁高效,丝毫不拖泥带水。
当时,城主府迅速召集了几位关键人物前来议事。
待这些人齐聚一堂之后,城主府管事之人没有半句多余的废话,直截了当地将所发生的事情以及期望达成的最终结果清晰明了地讲述了一遍。
话音刚落,在场的众人纷纷拱手作揖,然后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
随后,赵老等人了解到了后续的情况。
原来那些被紧急召唤而来的几个人分别掌管着不同的衙门机构,每个人都有着明确且具体的职责所在。
对于此次突发事件,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坚守自己的岗位,认真履行分内的工作职责即可。
而之所以将他们召集到城主府来,其实更多的只是为了表明城主府的态度立场,以便于各个部门之间更好地相互协调、通力合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