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痖弦微微颔首,颇为认可苏伟贞的评价。
几人驻足在西院门口,停留了一会儿,才接着往胡同内走去。
来到东院门口,这里的院门依旧是开着的。
苏伟贞注意到门楣上挂着的“寻味斋”
匾额和对联,没等他开口问什么,曹逸文扣响了门环。
等了片刻,院里跑出来个年轻人。
“朝阳同志在吗?我是记协的曹逸文,昨天和他通过电话。”
年轻人说道:“在。
几位快请进!
朝阳老师已经说了,今天有客人来。”
年轻人把曹逸文几人让进院子,又热情的自我介绍道:“我叫于华,正巧写了部小说,来让朝阳老师帮我斧正斧正。”
曹逸文有些意外,没想到眼前的年轻人竟然是于华。
他跟于华寒暄后,又将于华介绍给痖弦几人,说:“这也是我们大陆比较有名的青年作家。”
痖弦微笑着说:“知道知道。”
于华大咧咧的问:“您还知道我?”
“当然知道。
这两年开始,湾岛一些出版商出了不少内地作家的小说,多是结集出版,我们《联合报》副刊也转载了一些文章。”
于华笑着说道:“真是没想到。”
打过招呼,闲聊了两句,痖弦问于华,“今天还有别人在吗?”
“没有。
上周我把稿子交给朝阳老师,赶上今天周末,本想着来问问朝阳老师觉得怎么样。
我事先不知道你们要来。”
于华说着露出点不好意思的神色。
几人说着话的功夫,刚拐进垂花门,便见着气质柔和的男子从内院走出。
“不好意思,有失远迎!”
男子见着几人快步上前。
“朝阳同志您好,我是昨天跟您通过电话的曹逸文。
这位是湾岛《联合报》副刊主编痖弦,这二位是编辑苏伟贞、于碧霄。”
“欢迎欢迎!”
林朝阳与痖弦几人握手客套一番。
于碧霄的眼神在院里四下扫视,感觉院子确实很气派。
她尤其对院子里的金鱼缸和树感兴趣,因为这让她想起了林语堂对四合院的描述:
在那里每一所房屋有一个院子,每一个院子中有一个金鱼缸和一棵石榴树。
可惜院里没有石榴树,只有两颗高大的法国梧桐。
“院里怎么没种石榴树?”
于碧霄突然问了一句,多少有些冒昧。
林朝阳微笑着回道:“西院有石榴树,这里原本种的就是法国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