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的,传播很少,大家知道的也就更少。
两个人给张红卫推介完毕,张红卫这才开始讲话。
他自然是要把在座的重要的知名科研学者和大教授都给先友情吹捧了一番,逐个儿的点出他们的成果并加以夸奖。
这让这些老师内心十分的高兴。
他们都觉得,张红卫情商很高,很会说话。
张红卫先拍完彩虹屁,这才开始讲自己的宏大计划:一举解决芯片现代化自动化的问题,大幅度提升芯片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追上脚盆的先进水平。
没错,现在的世界芯片格局,脚盆是最强的。
就连犹撒也不如脚盆。
可惜,脚盆也很快就将迎来屠刀,好好的芯片产业链被犹撒给拆得七零八落。
这就是半殖民小邦的悲哀。
你科技发展得再好,主子一看,你威胁到我了,那我绝对要掐死你。
而且,掐死你你还不敢反抗,因为我的刀就悬在你的脑门之上。
张红卫讲完自己的宏图计划,随后就开始向在座的老师们发出了合作邀请。
芯片全产业链的现代化自动化改造,是一个宏大的科研工程。
涉及到的技术难点和关键设备零部件非常多。
这就需要很多的科学家大家一起努力。
你负责一点我负责一点,这样才能加快进度。
张红卫预估计算了一下,至少需要七八百名科研人员加入进来,也需要很多的实验室和试验设备。
那就尽可能的多拉点人吧。
清华这边的老师也踊跃报名支持张红卫,过来参加座谈会的,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申请加入团队。
张红卫来者不拒,谁申请都同意并表示感谢。
主要是这些老师都是清华的骨干教师。
而大部分的老师,如今也都急于要做出点儿贡献和成果出来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像这种重特大国家科研工程,只要表现出色,那基本上就可以奠定一辈子事业的根基。
搞定了清华之后,张红卫又去了一趟龙科院计算机研究所,他这次是由四机部的负责人宋立功带过去的。
主要是张红卫之前跟计算机所没什么联系,也没合作过。
大家都不熟,如果张红卫自己过去,那就没有说服力。
宋立功和张红卫先去找了所长王鼎一。
王鼎一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这会儿,王鼎一也已经知道芯片现代化和自动化这个重大课题的主持人是张红卫。
王鼎一也拿到了张红卫编写的一系列关于芯片研究的教材。
王鼎一粗略翻了一本,他就被震惊了。
他心想,这样的天才,还这么年轻?
关键是,对方还得到了上面的信任,主持这么大一个国家级科研工程。
太了不起了。
“红卫同志,你这次过来是想挑选合作伙伴吧?”
王鼎一笑着说。
张红卫说:“不敢说挑选,如果有老师愿意合作,小子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