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点头:
“民乃立国之本,民安则国稳,民富则国强,太子深知民间疾苦,也提出过为民减负之事,将来百姓的希望可能就在太子身上,李某只是一个江湖中人,为百姓能做的事太少,只有努力帮助太子完成这个大业!”
左相激动地点头:
“大侠为了天下百姓而放弃防身至宝。实不愧为大侠称号!”
李龙盯着他:
“左相大人为了天下百姓连家人性命都不顾,李某又何惜这身外之物?只是有关太子刚才治国的论断,在下略有几分不同意见。”
太子与左相都惊讶地看着他,想不到此人居然还懂治国之道。
太子郑重地说:
“大侠请讲!”
李龙缓缓地说:
“治国之道,太子认为什么才是基础?”
太子沉吟:
“吏制!只要吏制清明,国家自然清明!”
李龙微微一笑:
“太子理解有些片面!”
太子恭恭敬敬地说:
“先生请指教!”以他太子之尊,虽在落难之时,说出“请指教”三字也实属难能可贵!更是把大侠二字改成了“先生”。意思自然是更真诚。
李龙沉吟:
“在下认为治国以‘法’为基础!当然这个法大有学问,决不是眼前地这些法!”
左相说:
“大侠认为需要变法?”
李龙点头:
“阁下难道不认为眼前这些所谓‘法’太不合理,礼法、刑法等等都需要改变!只要有了法作为根基。老百姓生命财产有了保障,各级官吏的行为也有了相应的制约,自然就会清明!”
太子点头:
“先生言之有理,谢先生赐教!”
李龙盯着他:
“我再说说为民减负。其实我认为‘民富’有两个方面,减少他们的赋税只是一个方面,必须建立在一个国家相对富裕的基础之上,盲目地减负只能导致国家滋生其它的系列问题。真正要民众富裕起来还得走另一条路。”
左相连连点头:
“其实每个朝代都有一些时期为民众减赋,但效果并不理想,比如二十年前,先皇在位,也曾将田赋减征四成,但百姓没钱交的还是交不上,照样民怨沸腾,倒导致国库空虚,应该修的水利无钱修,洪水泛滥成灾,让更多地百姓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