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梦回大明春王渊儿子 > 488俞大猷(第1页)

488俞大猷(第1页)

福建,泉州。

二十三岁的俞大猷,手捧着一本易经,端坐书堂等着老师到来。

俞大猷的父亲是世袭百户,可百户家里也穷得很,能供他多年读书已属不易。

俞大猷的人生理想,是金榜题名考进士,做一个匡扶社稷的名臣大宦,可惜他乃军户长子没这资格。即便如此,俞大猷在卫学读完四书之后,也去拜师王宣、林福研习《易经》,又拜在民间大儒兼兵法家赵本学门下。

以俞大猷的才学,考举人不好说,考秀才是肯定够格的。

赵本学已经快五十岁了,昂首阔步走进书堂。

“先生!”俞大猷连忙起身。

“坐吧,”赵本学笑道,“府里传来消息,国家欲抡武才,增设武举县试和殿试,武状元由陛下钦点。你可动了心思?”

俞大猷咧嘴笑道:“学生确有此意。”

赵本学扔出三本书:“且拿回去慢慢研习,我就不做小儿态了。”

这三本书,分别为《韬铃内列篇》、《赵注孙子》和《孙子书》,都是赵本学自己写的兵书。

赵本学是宋代宗室后裔,祖宗是赵匡胤。他的《易经》传自蔡清一脉,兵法专研孙子,并将《易经》引入兵法当中,俞大猷的兵法思想也受此影响——俞大猷编撰的《续武经总要》,就把老师赵本学那三本书也一起编进去了。

一番交谈,俞大猷请教了几处疑惑,便收起兵书拜别恩师而去。

俞大猷从府城泉州返回晋江,苦候数日,即赴武举。

刚开始是文考,考场在千户所校场,知县为主考官,千户为副考官。

验证身份时,一个戴绿头巾的乐户子弟,直接被军士轰打出来:“你这绿帽忘八,竟也敢来考武举,也不瞧瞧自己什么身份!”

乐户子弟愤怒道:“官府告示都写了,国家抡举武才,不分户籍种类。这是皇帝钦定的,你难道想抗旨?”

“再敢聒噪,便将你打死!”军士冷笑。

乐户子弟嘀咕两句,转身便逃,哪敢真的冲撞校场?

王渊不歧视贱籍,可民间歧视啊,允许乐户参加武举,只能停留在官府告示上。

俞大猷摇摇头,拿出自己的贴票,很快就被放行入内。

武考内容没啥可说的,无非射箭、石锁、骑术之类,除了骑术和骑射,俞大猷全拿第一。

第二天便是文考,地点在县衙。

只有三道题:

第一,武经七书是哪几本书?

第二,孙膑十阵是哪些阵法?

第三,民事不可缓也。试以此句论兵事。

考题是知县随便出的,前两道问答题非常简单,第三道居然考《孟子》作八股。

九成九的考生,都被八股题给整懵了,稀里糊涂乱答一通。

俞大猷熟读四书和易经,八股文信手拈来。无非是民之为道,有恒产有恒心,无恒产无恒心。以此论及兵事,就是不能克扣粮饷,要让士卒有奔头,如此才能作战勇猛。

那知县主考文科县试挺顺手,主考武举还是第一次,被莽夫们的各种文章逗得哈哈大笑。直到翻阅俞大猷的答卷,才感慨说:“如此文才,当为儒生,可惜只能考武举。唉,国家又失一才矣,且判为案首。”

晋江县的武秀才名额,只有区区三个,且没有任何税收优待,俞大猷顺利考到第一。

第二名和第三名,全是军户子弟。民户、匠户子弟报名的不多,而且本事也够呛,哪里能拼得过军户?

因为大宁卫急需大量武官,俞大猷考完县试之后,立即动身前往福州,两个月之后就要参加武举乡试。

福建的武举名额,只有十人而已,竞争比考文举还激烈。

俞大猷乡试又是第一,虽然马术和骑射拖后腿,但个人武艺只是门槛,过关之后就能参加笔试,且以笔试成绩进行排名。

全省十个武举人,有九个军户子弟,另有一个是出身富户的军事爱好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