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宗孝文皇帝到现在,汉太常卿的礼官大夫,全部都是出自徐氏家族的子弟和门徒!
整个天下的士人,也都以去鲁地徐家听讲,学习礼记为荣。
董越年轻时,就被乃父亲自送到鲁国,在徐襄门下听讲三年,虽然只是记名弟子,但老师就是老师。
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
所以董越起身后,就立刻上前,取代了原本搀扶着徐襄的一个年轻人的位置,扶着这位老师,轻声道:“老师来的正好,方才,江先生和学生谈到了古圣人用兵的事情……”
“江先生说,圣人亦用兵戈,以威天下,以顺万民……”
徐襄一听,眉毛一跳,看向江升,问道:“江子,这是真的吗?”
江升顿时脸色跟吃了翔一样难受!
谷梁学派和公羊学派,在很多事情上,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解释和看法。
就像战争。
公羊和谷梁,同时反对不义之战!
这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便是最激进的公羊学者,也不会支持‘不义之战’。
因为,那不仅仅有悖良心,更是欺师灭祖——孔子、孟子、荀子,终其一生,都在抨击不义之战。
所谓的春秋之诛,就是诛乱臣,诛不义。
但,在具体的战争问题上,两者立场完全南辕北辙了。
在过去,公羊学派高举‘大复仇’‘大一统’思想的旗帜,立场鲜明的支持对匈奴、南越、朝鲜的用兵。
为什么打匈奴?
因为君子报仇,十万年都不算晚!
当年匈奴人的暴行,必须得到清算。
为什么打南越、朝鲜?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春秋王正月,大一统!
这个理由就已经足够!
但谷梁就不一样了。
谷梁学派,素来主张的是偃兵,是弭兵。
简单的来说,就是用爱发电,国家仅需要保护好禹贡标识的诸夏九州本土的安全,外面的夷狄禽兽,打生打死,就随他们去了。
反正,死的又不是诸夏人民!
对吧!
但在过去,因为公羊学派的激进立场,谷梁学派就干脆闭口不谈战事,主张偃武兴文,爱与和平。
然而今天,徐襄却听到了董越告诉他,江升居然主动谈起了过去闭口不谈的事情。
这让他如何不好奇?
江升在心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上前拜道:“先生,易有折首之卜,大为圣王之事;诗有雷霆之怒,张周公胸襟,晚辈不才不敢违之!”
然后他抬起头来看向董越,几乎是咬着牙齿道:“不过,不义之战,劳师远征,劳民伤财之事,晚辈依然是坚决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