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啊,对商人不能客气!
要学米帝,敢偷税漏税?
牢底坐穿,家底罚光!
千万不能娇惯,娇惯了他们就会学明朝,搞五人墓碑记,或者干脆跟晋商们一起投敌卖国,争当带路党。
当然,守法遵纪,按章纳税的商人,要鼓励,要奖励,要给他们一个安稳的发展环境。
这也是张越在新丰一直在做的事情。
资本这东西,是一把双刃剑。
用得好了,那就是东印度公司,是帝国的支柱,是架海紫金梁。
用的不好……
东西方都有很多类似例子。
明朝的晋商、满清的江浙商人还有欧陆的荷兰商人、犹太人,都是名载史册,善于在关键时刻捅自己的宿主一刀,然后华丽转型的传奇!
回到新丰这里,工坊园的三年免税政策,你也就应该明白,其实只是免掉了一些鸡肋一样的税收。
就算征收,一年撑死了也就百来万……
但就是这么点钱,商人们趋之若虞。
工坊园里,除了少数是来抱大腿或者是被他们背后的人指使着来给张越一个面子的外,剩下的都是冲着免税政策来的。
来了新丰后,发现官府居然还提供用地、协助招商和安排生产、给订单。
更提供三通一平后,才惊呼出声,纷纷加大投资。
于是,就发展出了今天的工坊园。
而此刻桑钧心中想着过去数月的事情,内心感佩不已。
不止是他,现在,整个大司农和少府,都已经注意到了新丰工坊园的飞速发展和未来潜力。
让许多知情者,私底下给这位新丰的主政侍中官又加了一个别号:张陶朱!
这点石为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
几可与当年的陶朱公相提并论了!
微微抬头,看着这位父兄口中的‘当代陶朱公’,桑钧低着头继续汇报:“不过,赖陛下神灵,长孙殿下宽宏,侍中神武,工商署却是盈利颇多!”
“自八月以来,工商署结余利润,已达两千八百万之巨!”
这还是在扣掉了押解给少府和大司农的分成后所得。
没办法!
工坊园的产品太赚钱了!
就以曲辕犁来说,一直就是有价无市!
其他耧车、镰刀、锄头、铁锹、灯台等产品,则是出货量巨大。
而工商署作为唯一指定销售单位,当然是赚的盘满钵满。
这让桑钧每次算账,都是喜滋滋的,美的不得了!
汉家的大司农,每岁收入不过四十万万而已!
这可是整个大司农的收入!
包括了田税、商税、矿税和盐铁、平准、均输、海官、假田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