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五月,在事实上,西域的匈奴各部,已经完全仰赖于与汉贸易来维系生存了。
而这时候,西域地区地表上的狗头金、玉石资源,已然基本耗尽。
匈奴人没有办法,只好命令西域各国上供。
同时,组织大批奴隶,在西域的河流、山川之中,找寻玉石、黄金资源。
他们甚至学会了淘金——在尹列水、计示水的支流之中,找那些富含金砂的河段,然后组织人手淘金、挖玉。
但,这些终究是杯水车薪。
仅够抵充,每月需要偿付给汉朝人的赔款本息了。
这里就不得不说,张越当初抄来的帝国主义金融计划真的是太棒了。
看似是吃亏,给了匈奴人一个可能撕毁协议的机会。
实则是捆绑!
特别是他祭出来的首付加每月偿还本息的计划。
就像枷锁,勒在了西域匈奴的脖子上,迫使他们不得不每个月都得拿出黄金珠玉皮毛奴婢来冲抵本息。
尽管每个月看上去都不多,不过需要还个几百金罢了。
但问题是,这一个个月下来,匈奴人顿时就感觉难受无比了。
偏偏,漠北的内战,愈演愈烈。
哪怕李陵率部加入战场,迅速夺取私渠比鞮海,以先贤惮与狐鹿姑的名义,收服大量部族。
又得卫律之助,在战场上占据上风。
更有大批从汉室采购的青铜兵甲来武装他的军队,打的安糜与屠耆抱头鼠窜。
但问题是,正因为李陵太强势了。
所以,各方瞬间都开始联合起来,针对他。
在那位屠奢萨满的串联下,安糜、屠耆、奢离三方达成了协议,暂时停战。
三方共同面对李陵的进攻,并与李陵的部队在匈河发生大战。
又派兵将卫律的骑兵,封锁在余吾水的上游河谷地区。
一时间,战局竟陷入僵局。
随后,李陵赫然发现,他对面的敌人,也开始大量装备上了汉家的各色武器。
什么青铜刀剑、皮甲、铁胄,都是等闲。
屠耆、奢离的骑兵里,甚至出现了大批量装备马蹄铁,拿着重戟的骑兵。
这些骑兵的加入,使得李陵进展缓慢。
自三月至五月,足足两个月都没能打穿匈河,深入到余吾水。
无可奈何之下,李陵只好率部撤出匈河,进入私渠比鞮海修整。
没办法,他的骑兵,无论是战马还是人都已经筋疲力尽。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而这一退,令整个战局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迫于无奈,李陵只能一方面整军备战,另一方面派人回西域,命令留守西域的部族,加大与汉贸易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