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禅修之道
当画面再次出现时,并不是在寺庙古刹,而是在一个华丽的府邸之中。
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那少年,只不过,此时的少年,比之前的时候略微成熟一些,看着有十七八岁。
不过,此时的少年,并非锦衣华袍,而是粗布麻衣,上面还缝着几块补丁。
在少年一侧,还有一个较为面目和善的青年,三十来岁,气度不凡。
在寰真看来,这青年应该是这府邸的主人。
“若缺师父慢点吃,别咽到了!”
此时,少年看着桌上的丰盛菜肴,如饿死鬼一般,狼吞虎咽着,一旁的青年略带关爱地替他倒了一杯素酒,还不时地拍打着少年的后背。
“多些道兄了,几年苦修,差点饿死我了!”
少年一边嚼着食物,一边含糊不清地说着。
“佛道艰难,清心寡欲,而那古刹名山藏于幽野之中,哪那么容易找到,我看你还是算了吧!”
青年感叹一声,劝阻道。
“哎!再过些时日看看吧,说不定能够找到好的去处,拜到高明的禅师。其实还好,就是这肚子时常空着,再高深的道,肚子饿着也修不了!若不是今日有道兄相助,我恐怕会饿死荒野,哪里有机会拜访到名山古刹!”
少年闻言,摇了摇头,感叹一番,目光有些飘忽不定,随后又感慨道。
两人就这么聊着,酒足饭饱,少年竟然醉倒了,被安置在客房里。
不一会儿,那青年匆匆来到客房,使劲儿摇着少年,却怎么也摇不醒,便将一颗珍贵的宝珠缝在少年的衣服里。
而后,青年便离开了,而且还是举家离开。
少年醒来后,发现情感不在了,只好离开了这股空荡荡的府邸,继续开始他的求佛之路,终日饿着肚子行走在荒野山林,就算到了大城中,身无分文,连一个馒头都买不到,最后成为了乞丐,蹲在街头乞食,那寻找名山古刹的心,早就丢失了。
时间一晃而逝,数年后,青年出现在了街头,看到了落魄的少年,面色大变,立即将他带到了城中最大的酒楼。然后问起了那可宝珠的去向。
少年闻言,瞬间怔住了。
他翻开破烂的衣服,终于在里面发现了那青年当年留给他的那颗宝珠。
只是,他对此竟然一无所知,白白苦了几年,连自己向往的道也丢了。
佛语有言,我有明珠一颗,久疲尘劳关锁,今朝沉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少年不明白自己,不相信自己,最后误了自己的道。
画面消失,寰真心里久久难平。
他差不多看懂了这个故事的寓意,求道之心,贵在坚持,跪在自信,贵在自知,贵在发掘自己和重用自己。
就在寰真自省的时候,眼前的画面变了,他这一次回到了山林之中。
他看到了两个熟人,是在古刹的那个老僧,还有那少年,相较于问心路的时候,少年此时要长了一两岁,原本与老僧胸口齐平,此时几乎与老僧一般高。
这一次,两人在僻野之中,时值正午,艳阳高照,老僧饥饿难耐,便对少年道:“方才我们不是经过一条小河吗?你去弄些水来喝!”
少年立即答应,便拿着钵盂,穿过小道,不一会儿便走到了河边。
但是,他发现此时有一商队经过这里,商队里的马匹将水弄得浑浊不堪,根本不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