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回看了李爹一眼没出声。
为维护”一女不嫁二夫,必得从一而终“封建礼教,大部份人怕是都会和李爹一样,认为在棒打之后,使二人言归于好,破镜重圆,才是好的结局吧。
可又会有多少人为玉奴鸣不平?!
都是刀不切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痛的。
谪凡先生这样写,不知道为会不会为他招来士大夫的指责……
李雁回现在对谪凡先生可是敬仰有加,心生向往,自然是不愿意谪凡先生出事的。
”有麻烦又如何?!谁又知道谪凡先生是谁?!“
谢越彦突然出声道。
李雁回一想也是,谪凡先生只是个化名,谁又知道他真名为何?!姓甚名谁?!这么一想,李雁回又转忧为喜了。
若是之前,李雁回还想着能不能借谪凡先生一面,他应该是一位博学又深度的智者,现在的李雁回则一点儿这样的想法也没有了。
还是让谪凡先生安安静静的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吧,让他一直这么神秘下去。
”嗨!你想太多了……小女儿家家的就是容易多想。“,李爹不以为意道。
每年像这种话本儿小说多如牛毛,再说这谪凡先生也没有写什么违禁的东西,不就是没有团圆嘛,就像雁回说的不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有那烈性的女儿家就是不肯,又如何?!
这也就是玉奴没有双亲在,否则,哪个疼女儿的会让女儿再嫁给一个人面兽心的畜生?!就像雁回说的,不是自己的女儿不心疼。
看李爹也这样说,李雁回这下彻底放下心来。
小心翼翼的将《义女传》放入书袋中,擦干净了手,这才拿起一块茶点,小口小口的啃起来。
那虔诚的模样,让李爹吃味不已。
都恨不得自己也亲自写上一、两本话本儿,只为能换得女儿崇拜敬仰的眼神。
谢越彦又和李爹说了一下,后面三场考试的猜想,两人正在推演接下了的试题类型时,突然听到,茶楼门前一阵大乱。有人似乎在喊,”这儿有个人昏倒了……“
茶楼大堂的人呼的一下,跑出去了一半……
不一会儿,又呼的一下回了大半。
”真是可怜呐……“
”怕是好几天没吃饭了吧……“
”都饿昏过去了……“
”可不是……“
”看样,好像还是个参加府试的书生……“
听到是参回府试的书生,李爹心思一动,就有些坐不住了。
他和谢越彦同时起身向外走去,李雁回抓着自己的书袋也跟在后面。
茶楼前的一块空地上,正有几个人围着一个昏迷的书生模样的人,在指指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