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司马子如等人将他两人拉扯开,只怕要当着群臣的面来一场武斗。
元善见也知道自己不能光顾着看戏,否则高澄过后肯定寻他麻烦。
“尚书令所言有道理,受财枉法之刑,依朕看无需更改。”
在元善见拉偏架的情况下,最受瞩目的《职制律》总算是通过了商议。
其余诸律经过众人一番争论,或删或改,倒也进行得顺畅。
主要也是高澄知道退步,能够保证《职制律》通过他已经心满意足,之后的态度也不在那么强硬,到最后,新律共有十二篇九百四十九条。
除了八议制度以外,还有十条重罪。
即:造反;破坏皇帝宗庙、山陵与宫殿;叛逃国外;临阵投敌;殴打、谋杀父母、祖父母等尊亲属;以凶残的手法杀人;盗用宫廷器物以及不敬君上;不孝父母,不按礼制服丧;百姓杀死州郡长官与授业老师;亲属间的‘成长’(那个词肯定会和谐。)
这十条重罪统称十恶,哪怕是八议之人,身犯十恶之一也不能被宽赦,也就是俗话说的十恶不赦。
元善见对于不敬君上的不敬之罪分外欣喜,尉景也因为殴打、谋杀尊亲属而喜悦。
高澄将他们的神色瞧在眼里,高欢临行前嘱咐高澄要对元善见心存敬意,高澄也不能不放在心上,毕竟怎么说也是自己大舅子。
至于尉景,就算他身为尊亲属,高澄要动他,难不成还要自己亲自动手,有的是人效劳,如今正在彭城的刘桃枝不就是这样一位金牌打手。
这么多条律令逐一细叙,封述到最后也是便翻律令边分解,此时口干舌燥,元善见招来一名宦官,为封述赐下一碗茶水。
“陛下,如今新律商定完毕,请陛下赐名。”高澄奏请道。
元善见沉思片刻,似乎一时半会也想不到多好的名字,再看如今身处麟趾阁,便开口道:“今日朕与诸位大臣在麟趾阁商定律令,不如以麟趾为名。”
众大臣异口同声,都在称好。
高澄拱手道:“本朝律令都以格称,如今陛下赐名《麟趾格》,臣请陛下及早发往各地州郡,严令州郡官吏通习律令,依据《麟趾格》中所列条文秉公判案。”
缓了缓,高澄继续道:“律令重在约束万民,民不知律文,如何约束,还请陛下下令,家有《麟趾格》者,犯罪,罪减一等,但仅有一次减罪机会。”
这是高澄借鉴朱元璋推行《大明律》的做法,毫无疑问这是开展普法工作的一剂良方。
“依卿所奏。”元善见准道。
“陛下,此令一下,恐怕天下争购《麟趾格》,书籍难以供应,反而有不法之徒从中牟利。”右仆射高隆之谏道。
“那可如何是好?”元善见愁眉道。
高隆之这番话本就是出自高澄的安排,只见他胸有成竹道:
“陛下,臣昨日见阖府文吏誊抄律令,心中突发奇想,何不将《麟趾格》每一页文字在木板上刻成阳文,到那时自需将白纸覆在木板上,用刷子轻刷,就能将一页文字全都印在纸上。”
“臣昨日遣府上小吏,用一块木板刻出‘吾皇万寿’四字,陛下请看。”
高澄说着从官袍里拿出那块小木板。
刘思逸赶紧步下台阶接了过去。
“还请陛下着人为木板印墨,用白纸测试。”
元善见自然交由刘思逸去做,刘思逸一番操作,果然白纸上留下了‘吾皇万寿’四个字。
群臣个个诧异。
“卿家真是才思敏捷,不知尚书令将此术作何名字?”元善见好奇道。
“谢陛下夸赞,臣将此术命名为雕版印刷术,还请陛下着人用木板为《麟趾格》刻字。”
“依卿所奏。”说罢,元善见又将差事交给了刘思逸。
高澄只知道这些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小发明,至于为什么不是活字印刷术,单纯只是为了普及律法,木板刻字,比做胶泥毛坯方便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