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了就好。”
高澄从乳娘手中牵过老五高浟,许是太久不见,平素在家里也不是很亲,三岁的小高浟眼神有点畏缩。
招手唤来王府管事,吩咐道:“把其他人安置好。”
其他晋阳来的幕僚与仆役当然不需要高衙内一个个迎候。
“先入府吧。”高澄牵着高浟走在前头,高浚、高淹紧跟在后,反倒是与他血缘最亲的高洋反倒落在了最后。
“大兄,我听说你一进城就打了人?还是个大官?”
“要我说那老儿也是没有眼力价,在大兄面前摆谱。”
走在回廊里,高浚喋喋不休,高澄回头不耐烦道:“莫要以为讨好几句就可以不用读书。”
“大兄。”高浚苦着脸道:“我想做将军,不想当个枯坐书室的皓首老儒。”
高淹一脸认真地纠正道:“三兄,读书不是要枯坐书室,读书是为了明事理,为了增长才学用来治国。”
“瞧瞧四弟,多学着点。”高澄瞪一眼高浚。
高浚不敢顶嘴,等高澄回过身去,高浚不服气的冲着高淹做个鬼脸。
对于眼前的嬉闹,高洋置身事外,仿佛眼前都是陌生人一般,在高澄面前他从来都是沉默寡言的模样。
沿着蜿蜒的回廊,穿过几道门洞,抛开高欢空置的正院,高澄在自己院子附近寻了四处别院分别安置,特意把高洋院落安置最远,又考虑到五弟高浟年幼放在最近的院子,高浚、高淹夹在中间。
这番安置高澄安心,高洋也舒心,他们兄弟算得上相看两厌。
。。。。。。
“世子,太原公开府长史杨愔求见。”
偏堂中,一名婢女进门禀报。
“让他进来吧。”才安置好众兄弟的高澄平心静气道。
“下吏杨愔参见世子。”杨愔一进门便躬身道。
“请起。”
高澄打量着杨愔,这个二十五岁的年轻文士,日后将在北齐一朝官居宰相。
杨愔出身弘农杨氏,与高澄幕僚邢邵交好,两人曾一同在嵩山隐居。
尔朱氏当权期间,因为同族杨侃参与孝庄帝伏杀尔朱荣一事,杨愔宗族被尔朱氏所灭,整个杨氏主脉只有杨愔以及两弟一妹逃脱往信都投奔高欢。
杨愔跟随高欢信都举义,任大行台右丞,深得器重,甚至日后还将陆续娶高澄一庶一嫡两个妹妹。
这么深厚的资历如今却混成高洋一个十岁小娃的幕僚,自然是有原因的。杨愔族兄杨幼卿被天子元修所杀,杨愔悲惧成疾,又被同僚郭秀恐吓说高欢要把他交给天子治罪。
杨愔信以为真,伪装成投水自尽,实际上改名刘士安四处躲藏以教书为业。
去年高欢将杨愔寻回,恰逢高洋开府,便任杨愔为开府长史。
高澄对立在堂下的杨愔感观复杂,一方面这人确实是宰相之才,高洋统治后期暴虐弑杀将政务都委托给杨愔,这一时期‘主昏于上,政清于下’,不得不说杨愔居功至伟。
但另一方面杨愔也与崔季舒有同样的污点,高澄遇刺,这家伙逃得最快,连鞋子掉了都顾不上。
看他过往经历,确实是一个胆小如鼠的性子,似乎也怪不得他,可是一想到自己遇刺,高洋得利,而杨愔在高洋一朝位列宰辅,不得不让高澄疑虑杨愔在这件事情究竟起到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