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发立刻心领神会,挺了挺胸膛,仿佛自己已是评判全县道德的权威。
“委员会将派专人,深入查访,核实事迹,确保评选真实可信,绝无虚假!”
“最终评选结果,同样会张榜公布,昭告全县!”
“那……那上了这些榜,有什么好处呢?”
人群中,有人好奇地问。
徐巍笑容温和,话语却掷地有声。
“凡荣登‘孝子’、‘和睦家庭’等风尚榜样者,除了县衙授予的荣誉牌匾外,其赋税徭役,可酌情减免!”
“若家中有适龄子弟,在县学入学时,县衙亦会优先考量,予以便利!”
“更重要的是,”
徐巍加重了语气,“他们的事迹,将由本官亲自执笔,详细载入新修的《永明县志》之中!”
“流芳百世,光耀门楣!”
这番话,彻底点燃了台下百姓的热情!
减免赋税徭役!
子弟入学优先!
载入县志,流芳百世!
这比什么都实在,比什么都光荣!
“大人!
我们村的王二麻子侍奉瘫痪老母十年如一日,算不算孝子?”
一个老农激动地喊道。
“算!
只要事迹属实,经核查无误,便可提名!”
徐巍肯定道。
“大人,我家三代同堂,从未红过脸,邻里都夸,能不能评个和睦家庭?”
一个妇人也忍不住问道。
“能!
和睦亦是大德!”
一时间,台下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王德发在一旁看着这景象,心中暗自咋舌:高!
实在是高!
连评选个孝子都能跟赋税、入学挂上钩,这位大人真是把名利二字玩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