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模棱两可,既没答应,也没拒绝,却给了赵镇南无限的遐想空间。
赵镇南果然大喜过望,以为徐巍已经默许,连忙又敬了一杯酒:“多谢大人!
多谢大人提携!
小人先干为敬!”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赵镇南彻底打开了话匣子,向徐巍展示起了自己的永明县的人脉。
从赵镇南的描述里,徐巍进一步了解了“永明四大堂”
。
不难听出,赵镇南对沈家刘家颇有微词——毕竟他也是靠不正当的手段抢了沈家的市场份额,刘家与沈家强强联姻,而桑园种植又离不开刘家的灌溉,赵镇南这暴发户,估计没少与那两家有龃龉。
至于“万松堂”
叶氏,他们是做民间借贷的,发行的“茧票”
也与赵镇南的产业息息相关。
而这最为神秘的“竹雨堂”
林氏,不仅县志上记载的少,连旁人——哪怕是赵镇南这样的地头蛇,也觉得他们十分神秘。
他只知道林氏一族世代控制山区竹林采伐权,祖传的手艺也与其他三家没有利益冲突,所以极少现身。
赵镇南喝的面红耳赤,已开始与徐巍称兄道弟:“景行老弟,你听哥一句话,你就干!
干他丫的!
你哥我在背后给你撑腰!
让沈家那个老东西看看!
谁他娘才是永明的天!
我告诉你,我早就看出来了,老弟你不是一般人!
这永明县,在你手上,能翻天!”
徐巍端着酒杯,听着赵镇南酒后越来越放肆的话语,只觉得一阵阵的腻烦和尴尬。
他并不擅长应付这种纯粹靠酒精和利益堆砌起来的场面,更别提对方言语间那种赤裸裸的、将官场视为买卖的铜臭味。
虽然脸上还维持着恰到好处的、带着官威的笑容,但徐巍内心早已不耐。
他只能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着,偶尔举杯示意,说些不咸不淡的场面话,尽量不让自己显得过于疏离。
王德发倒是如鱼得水,在一旁敲边鼓,与赵镇南你来我往,气氛烘托得十分热烈,更显得徐巍有些格格不入。
“景行老弟,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