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4年的时候,白宫新闻发布会还没有形成每周一次的模式。
一般有事才开,没事的话就不开。
不过以阿美利肯世界一极的地位和实力来说,最多每两周就会有一次新闻发布会。
在绝大部分记者的眼中,今天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和往常没什么不同。
冷战局势缓和,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世界新闻。
肯尼迪之死的真相隔三差五还会登上不知名小报,靠着阴谋论来吸引民众的眼球,能进入白宫参加例行新闻发布会的记者们可不屑于做这种事。
最近最大的新闻无非是他们所讨厌的弗雷德要滚蛋了,乖乖呆在他的纽约别来华盛顿沾边。
让记者们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弗雷德为什么不是南方州人,而是纽约人,如果是南方州人还能嘲笑一句乡巴佬。
和往常一样平常而又美好的一天。
“还好该死的弗雷德没有当选总统,要是他当选了总统,我想我应该不会在白宫记者团继续干下去,我得到一个看不到他那张脸的地方去。”
在等待白宫新闻秘书登台前,海伦·托马斯和珍妮吐槽道。
她是白宫记者团少有的女性记者之一,从60年加入合众国际社担任白宫记者团常驻记者后,在白宫担任记者一直持续到了21世纪。
珍妮和林燃聊到过白宫记者团成员们对弗雷德的厌恶,这也让林燃感慨,这就是传承吗?弗雷德一脉的传承是如此离开,哪怕在60年代,记者群体对他的厌恶也是如此明显而又不加掩饰。
或许是对弗雷德家族价值观的厌恶。
珍妮点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如果弗雷德当选,我恐怕要回纽约继承一部分家业了。”
海伦斯扭头望向对方:“难道不是和教授结婚生子,当家庭主妇吗?”
珍妮摇头:“我才不要当家庭主妇呢。”
海伦斯笑道:“那可得看教授的意愿,好像华人在这方面比较保守。”
珍妮说:“不不不,教授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华人。”
海伦斯说:“但他非常认同华国文化不是吗?所以也许他在这方面很保守。”
珍妮回答的很肯定:“才不会,教授从来不会限制我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今天早上出门前我还和教授聊到了民权法案通过后,女性要如何进一步争取权利的问题。”
海伦斯意识到有些不对:“电话还是见面?”
珍妮说:“见面,教授今天早上回来的。”
海伦斯语气中带有一丝兴奋:“看来今天不是一个寻常的发布会。”
海伦斯的话音落下后,珍妮马上意识到她什么意思:“你是说,教授在这个时间点突然回华盛顿是有大事发生?”
还没等海伦斯回答,在今年3月才接替皮埃尔·塞林格出任白宫新闻秘书的乔治·里迪匆匆走进白宫新闻发布室,语气中带有歉意的说道:
“各位,因为一些意外的出现,所以我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要转移到东厅举办,请大家跟我来,我向各位保证,今天的新闻一定会让各位感到满意。
林登·约翰逊总统会亲自主持今天的这场发布会,教授也会参加。”
此时白宫新闻发布会一般在白宫新闻发布室举办,这里还没正式命名为布雷迪发布室,小型发布会就在这开。
而白宫东厅则是相对正式的场合,总统出席的时候才会在白宫东厅。
偶尔天气良好或者需要专门布置的时候,也会挪到其他地方,像白宫玫瑰园之类的地方。
现场响起一阵窃窃私语,记者们在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
“珍妮,你知道出了什么事吗?”海伦斯问。
在她看来,现场有谁能知道答案,除了白宫官僚外就是珍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