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雄再次沉默。
他不得不承认叶渊看得很准,时机抓得也狠。
“好!”
吴雄猛地一拍桌子,“就按你说的办!
需要什么支持跟我说!
谁敢在背后拖后腿我第一个不饶他!”
有了吴雄的全力支持,叶渊立刻大刀阔斧地推行小灵通项目。
技术部那边韩宇带着几个年轻人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和车间,叶渊也几乎天天过去解决各种技术难题。
生产线上叶渊亲自督导改造,淘汰老旧设备引进新的流程管理方法。
同时他顶着压力,对一部分跟不上节奏、思想僵化的老工人进行了岗位调整和再培训,甚至劝退了几个实在无法适应的。
这些举动自然引起了轩然大波。
那些被调整岗位的老工人怨声载道私下里串联,说叶渊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几个在厂里有些资历的老领导也找到吴雄,拐弯抹角地说叶渊太年轻,做事太冲动不顾及老同志感情,这样搞下去会寒了人心。
“小灵通那玩意儿听都没听过,靠谱吗?”
“就是BB机用得好好的,搞那个干什么?万一赔了我们这把老骨头找谁去?”
“叶渊这是拿着厂子的前途在赌博!”
各种质疑和反对的声音在厂区里弥漫开来。
叶渊对此置若罔闻他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只有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能堵住这些人的嘴。
他一方面加紧技术攻关和生产准备,另一方面也让老王那些信得过的人,留意着厂里的动向防止有人暗中使坏。
一个月后在所有人或期待或质疑或幸灾乐祸的目光中,第一批小灵通样机终于下线了。
样机数量不多只有几十部。
外观看起来比当时市面上的大哥大要小巧一些,但比BB机又大不少黑乎乎的,造型也谈不上多时尚。
“就这玩意儿?”
几个老领导围着样机,啧啧摇头,“傻大黑粗的能有人要?”
“听说信号还不稳定走远点就没声了。”
“我看悬这笔钱算是打水漂了。”
就连技术部的一些人心里也没底。
他们是按照叶渊给的方案做出来的,但这个东西到底能不能行,谁也说不准。
叶渊没理会这些风言风语。
他拿着一部样机直接找到了市电信局的一个老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