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逢春评估一番后,轻招手,那首在空中飘浮的诗作立刻飞回。
“这首诗的名字尚未明确,学宫的那些老先生们一定等得不耐烦了。”
蒲逢春面带微笑,对李永毫不在意。
李永的哭叫声过于尖锐,蒲逢春只得一挥袖子,运用才气制造狂风。
直接将他从中抛出了如意酒楼的窗户。
这一幕令现场所有人都沉默不语,连云承远也不得不低头,不敢发出任何评论。
在文会进行中被赶出去,对一个人的声誉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李永今后肯定要承受不断的责难和冷眼。
尽管遭遇不幸,但这完全是自作自受。
众人对此只有摇头和叹息,对他没有一丝同情。
“好,我马上补上。”
张愚接过原稿,立刻挥笔蘸墨,果断地用楷书写下了诗的标题《梅花》。
写完标题后,张愚没有停顿,又用较小的字在下方加了一句话。
“沛县冬至文会所感,特此赠予凉州申晴。”
云承远愤怒地握紧拳头,但在蒲逢春面前未敢有半点反抗。
因为他担忧自己也会被逐出如意酒楼。
若此类事件传扬出去,云承远将成为全县人的笑柄。
云家对一般县令并不感到害怕,然而,蒲逢春是个例外。
蒲逢春深藏实力,直到二十岁之前都默默无闻,只是一个贫穷的书生。
直到在蒲新知十岁时,蒲逢春展现出他的才华。
创作了一首震动全州的诗,创造了四色虹光的奇观,并迅速成为皇帝的宠臣。
从那时起,蒲逢春的人生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顺利。
不参加考试则已,一旦参加,必然名列前三,甚至曾在石府府试中获得廪生的荣誉。
即便是云承远的父亲,也多次向蒲逢春表示敬意。
明年秋天,蒲逢春将再次参加殿试,与全国的读书人竞争,目标是金榜前三。
因此,现场的众人对蒲逢春充满敬意,即使他驱逐了一位同学出文学聚会,也没有人敢质疑他的决定。
“诗艺高超,书法精湛,人格高尚。”
蒲逢春注视着完成的诗作《梅花》,连声称赞。
“张愚,你的字虽然我第一次看到,但已经展现出大家的气质,达到初写黄庭的水平只是时间问题。”
张愚明白,蒲逢春所说的“大家之风”
是指他模仿过的两位书法大师,颜真卿和柳公权的风格。